加强文化法治,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

加强文化法治,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

摘要:随着全面依法治国的深入开展,一个重要的途径和手段就是要把公共文化事业纳入法治化轨道,通过立法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依法促进和保障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也是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推动我国发展深刻变革的关键时期。2016年4月2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召开,听取了柳斌杰主任委员代表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所作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草案)的说明》。至此,公共文化服务立法工作正式进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程序。

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对促进全面小康建设,落实新理念具有特殊意义。这是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以来坚决贯彻落实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五位一体”“四个全面”战略总布局,充分发挥文化在我国综合国力中的重要作用,使之成为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力量的一个重大举措;是加强文化立法工作,依法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提高文化建设法治化水平的重大举措。这既是我国文化事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喜事,也是我国文化法律制度建设迈上新台阶的重要标志。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实现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保障和改善民生和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

随着经济科技全球化迅猛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冲撞,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除了经济、军事等竞争力外,必然具有文化的竞争力。党的十八大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对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确立了公共文化在国家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明确提出到2020年“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成”的战略目标。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对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作出了进一步安排,要求创新发展方式,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引领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方向。这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全面绘制了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蓝图。我们要充分认识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大意义。公共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面向所有人传播和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公民道德和文化素质的使命和功能。大力发展公共文化,是一个社会文明繁荣昌盛的重要标志。我国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人心,离不开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离不开文化的继承与开创能力的整体提升。

随着全面依法治国的深入开展,一个重要的途径和手段就是要把公共文化事业纳入法治化轨道,通过立法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依法促进和保障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我们要高度重视在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推进我国公共文化法律法规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遵循文化发展规律、有利于激发文化创造活力、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文化法律制度。这为我们进一步加快推进文化立法工作指明了方向。

全国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文化立法工作。在立法规划中,列入了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文化产业促进法、公共图书馆法、电影产业促进法、著作权法(修改)、文物保护法(修改)等多部文化法律,在整个规划中占相当比重。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在审议的文化法律还有电影产业促进法,其他法律正在抓紧起草和提请审议中。随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断深入贯彻落实,文化立法必须担负起应有的责任和任务。这些法律的出台将改变我国文化立法相对薄弱的现状,极大地推进国家文化发展与创新,为广大人民群众建设良好的公共文化环境。

责任编辑:黄艳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