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好旅游扶贫之路?

如何走好旅游扶贫之路?

三国鹿上会盟的阜南县阮成村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村。日前,该村被列入国家旅游扶贫项目库,获得中央预算内资金补助100万元。不久的将来,这里将变成一个集历史文化、休闲采摘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好去处。

首先,作为一种扶贫攻坚的好思路、新思路,旅游扶贫应当得到各级政府的积极探索。近年来,我国国内旅游市场呈现出良性健康的发展势头,尤其是乡村旅游备受人们的青睐。因而,在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之中,因地制宜的旅游扶贫最能够充分盘活贫困地区的闲置资源,实现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协同发力。旅游扶贫是要在充分调动底层民众积极性的前提下进行开发式、产业化扶贫,是一种能够实现贫困地区可持续性发展的“造血式”扶贫。

423

第二,旅游扶贫必须要在精准扶贫的框架之内进行。各级政府在大胆探索旅游扶贫新举措之时,也应当谨慎行事,切莫蛮干硬干、大拆大建。也就是说,政府部门必须要在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贫困深度、自然文化资源进行精准探底之后,根据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缓步推进。并不是所有的贫困地区都有深厚的旅游资源,也并不是所有的乡村都适合建立农家乐。换句话说,旅游扶贫要有针对性,要根据贫困地区的文化底子和自然环境来定位。旅游业是一个兴衰由“客”的产业,千篇一律的农家小院,不可能长久地留住游客。因而,要想使贫困地区的旅游产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就必须要实现旅游扶贫从“输血”向“造血”的嬗变,就必须要帮助当地民众依托特有的人文、民族风情和生态资源建立起独特的旅游品牌。

第三,旅游扶贫必须要把住绿色门槛、守住生态红线,绝不能走先发展后规划、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旅游开发确实是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确实要就地取材、因地制宜,但是这并非意味着要“挖空吃净”,并不意味着要用牺牲生态环境来换取经济的增长。一味的引进投资,过度的开发利用,不仅不是在“造血”,反而是在“抽血”。这种大拆大建可能会带来一时的繁荣,但强盛后的衰退也将会更为惨烈,不久,失去了青山绿水的底层民众就会“返贫”,甚至会“致贫”。因而,各级政府在旅游扶贫时,一定要把生态保护放在优先位置,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只有留得绿水青山在,才能够招蝶引凤,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另外,旅游扶贫不同于直接的资金补贴,要收实效就必须要将其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做好长远的规划。这意味着政府部门的工作既要精细又要有远见,同时还要得民心,如此才能够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形成长久的合力,得到“造血”的功效。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交流2群:531249826

责任编辑:李丹华校对:于川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