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政治> 正文

韩震: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3)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

说哲学社会科学的任务繁重,还有一点原因。改革开放以前,中国是相对封闭的,现在我们已经成为第一大货物贸易国了,国际地位也在迅速攀升。面对国际综合实力的竞争,必须要解决话语权的问题。这就更需要加大哲学社会科学的投入。

我们现在已经基本解决了“落后就要挨打”和“贫穷就要挨饿”的问题,但是“失语就要挨骂”的问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得到真正解决。因此,只有提升、发展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提升我们的话语权,使我们的话语体系让人愿意听、听了能理解、能产生影响,这样才能解决“失语就要挨骂”的问题。中国有世界1/5的人口,实际上,中国在全球的脱贫,包括在人文指数的发展上作出了很大贡献,为人类文明进步和增进人类福祉也作出了很大贡献。我认为,就脱贫而言,中国应该获得诺贝尔奖。但为什么中国反而越来越受到攻击和不被理解?这就说明我们的话语权还是没有掌握在自己手里。有的是不喜欢我们的发展、不理解我们的发展,有的是把中国的发展理解成是学西方的。实际上,中国恰恰是有自己的坚持,既学习西方,又坚持走自己的路,是通过走自己的发展道路才创造了中国奇迹。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统计,2013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为4.16万亿美元,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美联社对相关贸易数据的分析显示,2006年,美国是全球127个国家最大贸易伙伴,中国的这一数字为70个。2011年,中国是124个国家最大贸易伙伴,美国则是76个。这不是奇迹吗?

在经济总量份额上,1978年,我国的经济总量只占全球GDP的1.8%,到2013年我国已经达到12.3%了。2014年,中国有1610种产品是全球出口第一,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德国有700种,排在第二。也就是说,中国只用了短短的几十年的时间,就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这不是中国奇迹吗?

而且,中国还在进一步发展。现在,中国已经成为第二大研发大国,所以中国不仅仅是靠劳动力发展,我们现在已经开始转型发展了。新的发展理念中首要的就是创新。中国的研发投入已经成为世界第二,科研论文产出也是世界第二。实际上,科研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也需要辩证地看待,没有数量也很难提高质量。而我们的高引用率、高水平的论文也已经上升到了世界前列。我国高科技制造的增加值也排世界第二。

另外,在教育方面,我国的理工科人才供应数量也是世界第一,每年工程类大学毕业生有120万,这个数字比紧跟在我国后面的5个国家的总和还要多。当然,我们也要进一步提升教育水平和质量。

我国风电能力已成为全球第一,信息通讯技术已占全球的39%。这也是因为中国人有足够的智慧、勇气、勤劳做自己的事业。比如,中国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现在就占据着全球无人机市场70%的份额。中国从2013年开始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文化产品的最大出口国。当然,我国的文化产品有作为商品的外在载体,也有思想内涵和价值观灵魂。我认为,我们现在在产品载体方面做得很好,但是在内涵方面仍然需要加强。但是,我国现在的文化产品成为最大的出口国,也给了我们一个很重要的起点。为什么这么说?从我国占世界GDP比重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对世界是做出很大贡献的。1978年,我国GDP是世界总量的1.8%;2000年,我国GDP是世界总量的3.71%;2011年,我国GDP是世界总量的14.08%,新增总量贡献率达到了21.78%。而美国,从2000年的30%减少到了13.37%。从上述数据来看,谁是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这不是一目了然吗?这不就是对世界的贡献吗?再看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2000年占世界的比重是3.35%,到2011年是14.02%。而美国从2000年的18.73%,到2011年变成5.94%。因此,世界贸易的发展,我国也是“火车头”。而且相比较而言,我国的经济发展也非常顺利。当然,我们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但是我们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把一个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变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对世界贸易发展的贡献都排在前列。相比较而言,俄国当时实行了“休克疗法”,想完全按照西方的模式走,而中国则采取坚守自己的基本道路,渐进式地进行自我改革和完善。

那么在这种情况以后,发展结果如何?1990年苏东剧变之前,前苏联的GDP占世界GDP总量的比重是2.4%,而中国当时是1.6%。但是到了2011年,中国占世界GDP总量上升到10.4%,而俄国仍然只占2.6%。2000年更低,只有0.6%。也就是所,俄国用了这么多年才恢复到“休克疗法”之前的水平。

但是,为什么我们依然没有话语权呢?很显然,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话语体系也还有很大的亟待完善的空间。

当代中国最需要理论,因为理论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中国的变化是一个大国的变化,是改变世界格局的变化;中国的发展具有世界历史意义,必将给理论创新带来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这种期待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在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在时代的潮头,引领社会的发展,投身到火热的实践中去;通古今之变化,从历史去看人类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找到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有了扎实的研究作基础,才能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换句话说,这是一个需要一批理论家、也能够产生一批理论家的时代。

责任编辑:田甜校对:刘玉婧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