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正圆中国梦》 选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习近平:正圆中国梦》 选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摘要:习近平开始执政时所面临的各种条件不容乐观。经济发展速度持续放缓,各部门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大城市的经济压力较大,农村的社会问题突出。美国及其在东亚和东南亚的附庸国加强了对华遏制。习近平不得不面临着要同时解决这些乃至更多问题的现实。而要做到这一点,用毛泽东的话说,“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中国注重传统,遵循各类不同的惯例。在历次党代会后的三中全会上,通过有关国家重要问题的决议,是党的一项惯例。在一中全会和二中全会上,一般会选举产生领导机构,对其他一些党内问题作出决定,这一惯例形成于邓小平时代。1977年8月,党的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巩固了对“文化大革命”激进势力的胜利,而宣布“改革开放”政策则是在次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在“总设计师”的继任者江泽民和胡锦涛执政期间,各召开了两次党代会,相应地他们也都是在三中全会上通过了有关重要问题的决议,这些问题即便不是“生死攸关”,至少也相当重要。

中国社会把大部分希望都集中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这次会议于2013年11月召开,距中共十八大已有一年时间。在这12个月里,习近平很有成效地做了大量工作。更重要的是,他提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构想,确定了中华民族到2021年和2049年的战略发展方向。

最英明的构想也有可能经受不住现实的考验。习近平开始执政时所面临的各种条件不容乐观。经济发展速度持续放缓,各部门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大城市的经济压力较大,农村的社会问题突出。美国及其在东亚和东南亚的附庸国加强了对华遏制。习近平不得不面临着要同时解决这些乃至更多问题的现实。而要做到这一点,用毛泽东的话说,“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习近平将经济确定为主要矛盾。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经济就是主要议题。

不改善人民生活,中国只能是死路一条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讲话中,习近平特别强调:“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中说:‘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回过头来看,我们对邓小平同志这番话就有更深的理解了。所以,我们讲,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引用邓小平“死路一条”的话完全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并非危言耸听。虽然在别人看来,中国及其执政党不断取得成功,但当前所面临的形势同样严峻。习近平在2015年新年贺词中就谈到了这一点,“我们正在从事的事业是伟大的,坚忍不拔才能胜利,半途而废必将一事无成。我们的蓝图是宏伟的,我们的奋斗必将是艰巨的。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团结一心,集思广益用好机遇,众志成城应对挑战,立行立改破解难题,奋发有为进行创新,让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一年比一年好”。

习近平在十八届三中全会讲话中对当前问题作了详尽分析:“我国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比如: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困难,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突出,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等等。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深化改革。”

口令——深化改革

“深化改革”,说起来很容易。苏联也曾有人坐在克里姆林宫里,操着可笑的口吻一直嚷嚷着:“深化改革、深化改革……”直至完全摧毁了国家经济,搞垮了执政党,葬送了强大的国家,他本人也丢掉了权力,开始给汉堡包做广告。中国非常看重这一“反面教材”,从中吸取教训,反其道而为之。

1989年,一些中共领导人、邓小平的部下建议效仿苏联模式,将政治改革这架“大车”置于经济这匹“马”前,邓小平对此予以否定。他不允许其他人破坏自己最重要的“发明”,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那时,这一“发明”已保障了中国10年的迅猛发展。它一方面凭借市场的力量,扶持起“关键的大多数(中小经济主体)”;另一方面依靠国有经济成分,发挥其巨大潜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核反应堆”中的链式反应非常迅猛,党通过发挥管理和调控职能,使它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邓小平的继任者江泽民和胡锦涛也不时在党代会和全会的决议中通过一些管理决定,对体制进行这样或那样的调整。

在2012年11月当选中共总书记之后,习近平以壮士断腕的政治勇气,毅然决定重新调整“中国经济”这座核电站的计量设备。他亲自主抓核反应堆的大修工作。

当前,反应堆所装燃料主要由以下要素构成:国有工业巨头、垄断金融行业、大型企业对GDP的贡献率约占一半,私营企业占1/4,剩余份额为中小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等。仅国资委控制下的超大型企业和银行就有120余家。在《财富》杂志排行榜上,中国有43家企业入围世界公司500强,3家企业进入前10名:中石化高居第四,中石油居第五,国家电网居第七。国有企业贡献了中国GDP的40%~50%,但是他们2012年的纯利润却只有6%,如果刨除10家最盈利的企业以及政府补贴的话,那么这一指标将会降到2.6%。几十万家国有企业规模更小、管理更差、盈利更少。

尽管有大量国库预算资金投入,有优惠税收政策,还有其他一些刺激措施,国有企业的效率仍然持续降低。在世界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北京决定通过大规模投资来刺激经济,这些资金首先被投入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高速公路、铁路、新机场和其他一些项目遍布全中国,与此同时还出现了并无实际需求的高楼大厦和空置的住宅楼,即众所周知的“鬼城”。

在国有企业受到过度资助且日益低效的同时,私营经济却展现出奇迹般的活力,尽管它们没有机会获得长期、低息贷款,没有原料和能源补贴,且经受着各种行政和税收压力。让中国经济“重生”,这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构想,并为此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和决议。

责任编辑:张少华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