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党建> 正文

刘春:党校为什么姓党(7)

三、坚持把党校姓党全面贯穿党校工作始终

党校姓党是一个基本原则、基本定位,那么,在党校工作中如何体现这一原则和定位呢?答案很清楚,就是党校建设、党校教育事业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坚持和实现党校姓党。这一点在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以及《意见》中都讲得非常清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校姓党,是党校工作的根本原则,也是做好党校工作的根本遵循。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归根到底取决于能不能坚持好党校姓党、能不能把党校姓党贯穿党校工作始终。如果党校不姓党了,那党校就没有必要存在了。

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一系列要求,他强调:党校姓党,就是要坚持一切教学活动、一切科研活动、一切办学活动都坚持党性原则、遵循党的政治路线,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归根到底一句话,就是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那么,如何坚持把党校姓党全面贯穿党校工作始终,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一)高扬党的理想信念旗帜是根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校姓党,首先要把党的旗帜亮出来,而且要让党的旗帜在各级党校上空高高飘扬。坚持党校姓党,首先要坚持姓“马”姓“共”。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共产主义是我们党的远大理想。没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理想,就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主持起草党的十八大报告时,专门要求写了这样一段话:“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这句话体现的就是理想信念。

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可以看出,理想信念就是根本和基础,坚持理想信念就是不能忘本忘祖、忘记初心。如果在党校教育中动摇了理想信念的这杆大旗,甚至这杆大旗倒了,那就是习近平总书记讲的,共产党人如果没有信仰、没有理想,或信仰、理想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必然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这就是理想信念的意义。如果没有了理想信念,就会导致这四个后果。一个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如果抛弃了理想信念,那就是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污腐化,道德上堕落。有理想信念的人,就有一个主心骨,就像习近平总书记讲的有一个根。他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对自己的要求就高,就自觉成为先锋模范和道德榜样。这是有意义的。也就是说,一个人有道德的约束力,从而自觉起到榜样作用,就会有良好的道德形象。我们党是这样,党员干部也是这样。但是,一旦这个根没了,旗子倒了,道德标准也就降低了,甚至连道德底线也没有了,最终就会导致道德堕落。所以,党校教育要坚持竖起理想信念的大旗意义就在什么?党校教育首先要把这一基本原则把持住、坚持住,这才是党校姓党。

所以,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在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上,全党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党校要旗帜鲜明、大张旗鼓讲马克思主义、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讲共产主义,旗帜鲜明、大张旗鼓讲党的性质、讲党的宗旨、讲党的传统、讲党的作风。中央批准中央党校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就是坚持党校姓“马”姓“共”之举。这就对党校工作提出了更高、更严肃的政治标准。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还特别说明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他说,国内外各种敌对势力,总是企图让我们党改旗易帜、改名换姓,其要害就是企图让我们丢掉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丢掉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而我们有些人甚至党内有的同志却没有看清这里面暗藏的玄机,认为西方“普世价值”经过了几百年,为什么不能认同?西方一些政治话语为什么不能借用?接受了我们也不会有什么大的损失,为什么非要拧着来?有的人奉西方理论、西方话语为金科玉律,不知不觉成了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吹鼓手。从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来看,有些同志属于认识不清,这几个“为什么”的提出,都是在动摇理想信念。 

另外,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在西方价值观念鼓捣下,一些国家被折腾得不成样子了,有的四分五裂,有的战火纷飞,有的整天乱哄哄的。伊拉克、叙利亚、利比亚这些国家就是典型!如果我们用西方资本主义价值体系来剪裁我们的实践,用西方资本主义评价体系来衡量我国发展,符合西方标准就行,不符合西方标准就是落后的陈旧的,就要批判、攻击,那后果不堪设想!最后要么就是跟在人家后面亦步亦趋,要么就是只有挨骂的份。这个后果是非常严峻的。

习近平总书记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论证党校教育、党校工作要坚持理想信念。只有稳住理想信念的大旗,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阵地才能更加坚固。

(二)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是关键

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是政治纪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是高度集中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上的统一、政治上的团结、行动上的一致是党的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所在。党校是教育培训干部的地方,必须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而且要做得更好。在这上面出了问题,那就是方向性问题。由此可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不能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就是严重的方向问题、性质问题。这就必然涉及党校的研究、宣传等工作。

再有,习近平总书记还专门强调,党校增强看齐意识,就必须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党校是学校,但不是普通学校,而是党教育培训执政骨干的学校,政治上必须有更高要求。过去,一些人在党校讲课时传播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念,有的口无遮拦、对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妄加议论,有的专门挑刺、发牢骚、说怪话,有的打着党校的金字招牌随意参加社会上不伦不类的活动。这些现象虽然发生在少数人身上,但影响很不好。这样的问题在党校不能发生!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提到的这些现象就是不能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问题。 

另外,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到党校在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基础上怎么解释中央的方针政策。他说,不是说不能对党和国家的具体政策和工作提出意见、提出批评甚至是尖锐的批评。我们鼓励和支持解放思想,鼓励和支持对有关政策举措进行分析评估,但要把握好政治立场坚定性和科学探索创新性的有机统一。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对党校的理论研究提出的重要原则,就是要把握好政治立场坚定性和科学探索创新性的有机统一。不能以探索之名,威胁、危害到应该坚持的政治原则,更不能把二者对立起来。他说,不能把探索性的学术问题等同于严肃的政治问题,也不能把严肃的政治问题等同于探索性的学术问题。不能一说学术问题可以研究,就不顾场合口无遮拦乱说一气,也不能为了沽名钓誉而标新立异。这段论述是对党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指导原则。学术研究贵在严肃、严谨。也就是说,科学探索的创新型与党校或作为党员的学术工作者的党性原则是统一的,学术的严谨性和严肃性与党性的实事求是是内在统一的。我个人认为,不顾场合口无遮拦乱说一气的这些人,首先违反的不是党性原则,而是学术的严肃性和严谨性。而实际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讲到的也是这个问题。

党校工作中的学术探索是绝对必要的,但作为党员的研究人员要实事求是,不能道听途说、主观臆造,如果这样的话,那就连基本的学者都算不上,就更不要说党员干部了。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还要看到,个人的意见、批评往往是探索性的,有时是个人的一孔之见,对不对要在实践中检验,可以在内部研究,也可以通过一定组织渠道向上反映,但拿到党校讲台上讲、拿到社会上发表就要慎重了。我们要坚持习近平总书记讲的,个人的探索可以有,但是要到讲台上讲,要在社会上发表就应该慎重。如果随便发表还不成熟的言论,那会导致什么后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老百姓心里想,这是党校的人讲的,应该是比较正宗的观点,容易相信。还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一听到党校有人说了什么话,就如获至宝,大肆炒作,说党校里的人都对党中央说三道四了,共产党内部有不同声音了。党校出现这些言论,杀伤力很大,不要低估。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把这些现象都罗列出来,还点出了要害所在。

所以,习近平总书记讲,我们说学术探索无禁区、党校讲课有纪律,但“无禁区”也不是绝对的,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言行,违反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错误观点,无论公开还是私下里,在党校都是不允许的。这是党的政治纪律,党校必须模范遵守。

责任编辑:赵苇校对:王莹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