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强调党校姓党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
当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从严治党思想。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将这个思想进一步深化,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全面从严治党是十八大后三年多来党的建设的主题和核心。坚持并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就有了一系列的新标准和新要求,这绝不是过去一些标准、措施的简单重复,而是在过去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约束更加严格,对违法乱纪的人和事的打击也更加严厉。
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开创了党的建设的新篇章、新阶段,对党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更高的标准和更严的要求,也必然使党员领导干部的培训、考核、评价标准进一步提高,党校的教育体系更为严格。那么,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就是党校的培训、培养工作能否跟上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如果能跟上,党校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贯彻落实中充分发挥了作用,反之,就会成为短板。所以,今天强调党校姓党,加强党校建设,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组成部分。
《意见》提出,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提高党员干部思想理论素养和党性修养。现在,一些干部不合格,主要是思想政治素质不合格;一些干部出问题,根子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出问题。党校承担着强化理论武装、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职责,肩负着加强党性党风教育、传承党的优良传统作风的重要使命。这进一步突显了党校应承担的任务,进一步提出了党校要根据全面从严治党的标准,更新教育培训内容,同时还要采取多样化的形势以产生更丰富、持久的教育作用。
改革开放后,党校的定位是“三个阵地、一个熔炉”。“三个阵地”就是培训党员领导干部的重要阵地,培养党的理论队伍的重要阵地,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重要阵地。“一个熔炉”就是党性锻炼的熔炉。然而,阵地是需要不断加固的,熔炉是需要不断维修和改进技术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标准、新要求下,对党员领导干部的评价评估、约束力度都更为严格,“三个阵地、一个熔炉”在如何发挥作用方面也面临着新的考验。那么,面对新形势、新考验,党校事业、党校建设如何进一步丰富和改进,如何符合全面从严治党对党员领导干部培训的要求,这些问题自然就成为了新的挑战。
在2016年1月12日的中纪委六次全会上,包括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宽松软”问题。过去,管党治党中存在“宽松软”问题,导致党风、党纪散漫,犹如一盘散沙。对此,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一个重要思路和机制就是加大力度,着力解决管党治党“宽松软”问题。过去,党校的工作重点、教育培训、学员管理等方面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宽松软”的影响。有一段时期,学员在党校学习的同时还大肆交友拉关系,搞休闲放松等等。所以,十八大以来,中央反复发文,要求加强学员管理,从严治校。
党校姓党,就是要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来衡量一切工作。一方面,党校自身的建设要符合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另一方面,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充分发挥“三个阵地、一个熔炉”的重要作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