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党校紧紧围绕党的事业和党的建设全局,为推进党的理论建设、加强干部教育培训,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贡献。尤其是改革开放的起步、思想大解放等很多具有标志性的重要活动都是在中央党校发生的。那么,改革开放、思想大解放是从什么时候突破、引领和推开的呢?就是从真理标准大讨论开始的。真理标准大讨论是当年胡耀邦同志主持中央党校工作时,中央党校内刊《理论动态》发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开启的一场新的思想解放运动。
对于今天的党校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我们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们党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形势环境变化之快、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对我们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我们党要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抓住机遇、战胜挑战,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到实处,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落到实处,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在于培养造就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队伍。这又将问题聚焦在干部队伍建设上,而在建设这支具有“四个铁”的干部队伍过程中,党校承担着关键的、主体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校承担着为领导干部补钙壮骨、立根固本的重要任务。这就决定了党校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校是我们党教育培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从历史上看,党校因党而立,从现实中看,党校事业又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讲得非常清楚,他强调,新形势下,我们必须更加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必须更加重视党校工作。党校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七大时是中央政治局常委兼任中央党校校长。在此期间,他高度重视党校工作,先后到中央党校讲过19次课。我们看,5年10个学期,习近平总书记平均一个学期讲课两次,而且每次讲的主题都不同,如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领导干部的养成、领导干部怎么读书等等,涉及的干部培训、干部建设的面非常广。还专门出了一本书叫《习近平党校十九讲》,将这19次讲话的全文都发表了。那么,在十八大之后又去讲过多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其他中央领导同志也要去党校讲课。省市县党委领导班子成员每人每年应该到同级党校讲一次课,作形势报告、进行专题讲座、与学员座谈都可以,讲党课也行。县级以上党委和政府工作部门主要负责人,也要根据需要不定期到同级党校讲课。中央党校是简称,其全称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党校,那么地方上,比如县委党校的全称是中国共产党某某县委员会党校。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领导干部到党校讲课是其工作中的一部分,而不是额外要求。我们过去贯彻的不到位,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专门提到这一点。另外,这次印发的《意见》中也提出,每年领导干部讲课总课时占各级党校主体班次总课时的比例不低于20%。这就对这一批领导班子成员到党校讲课的总课时提出了具体的数量要求。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个比例,我看做得到,也应该做到,在一些时候、一些地方还可以更高些。要对领导干部到党校讲课作出制度性安排,实现教干部、干部教良性循环。比如,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10月到中央党校就当前经济形势和重点工作作了报告,反响特别好。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统战部部长孙春兰同志在本学期就统一战线建设做了报告,讲得也非常好。
所以,从历史到今天,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提的这些要求不外乎就是在论证一件事,就是党校做这些工作,培养各级领导干部,是党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校的干部教育事业本身就是党的建设事业的基础,而且党校是教育培训干部的主渠道。现在,我们培训、培养党员领导干部的单位也不少,全国共有省级党校34所,副省级党校15所,地市级党校360多所,县级党校近2500所,拥有近10万教职工。由此可见,党校是一个庞大的机构,如果将中国共产党党校系统与全世界干部和公职员培训类别作横向比较的话,党校系统的规模是最大的。另外,不少党政部门、国有企业、高等学校、部队等也办了党校。此外,还有行政学院、五大干部学院、北京市委讲师团等等,也都是干部培训体系中的组成部分。而正是由于这个体系大,承担干部培训任务的机构很多,所以,才说党校是教育培训干部的主渠道。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次重要讲话紧紧突出这一主题——党校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校是我们党教育培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论证了党校因党而立。我们也要从这些方面来理解和把握党校姓党的意义。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