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些党员忽视个人修养,行为不端、道德失范等问题严重
道德失范是指社会生活中基本道德规范的缺失与不健全所导致的社会道德调节作用的弱化以及失灵,并由此产生整个社会行为层面的混乱无序。我国儒家强调“德治”,官员道德始终处于社会道德的核心地位。孔子曾说过:“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并且,他的那句名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很多人所熟知,就是强调为官者要自己带头为民众做好道德典范,提倡以道德教化为治国原则的“德治”。“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这也使得中国民众在道德上历来有“以官为师”的心态。对一名党员,尤其是党员中的领导干部,人民群众不但要求他们有过人的才能、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热情,更要有着很高的道德修养。但在多元、多样、多变的价值观念影响下,尤其是西方错误思潮的冲击和侵蚀下,一些不能严格要求自己的党员干部没有意识到加强道德修养、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精神迷茫、信仰迷失导致其很容易失去方向、腐化堕落,极易出现行为不端、作出道德失范的行为,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有一些党员宁愿将他们的狗喂得肥肥胖胖,宁愿将他们的情人养得穿金戴银,却不愿给自己年迈的父母一些最基本的关爱,更别说爱人民了。还有一些党员不讲组织纪律,不注意个人形象,违反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更有个别党员个人品质败坏,贪图享乐,奢侈浪费。党员行为不端、道德失范等问题是多年来一直备受诟病而没有得到根治的顽症之一,直到党的十八大以后,这个问题才真正得到重视并逐步解决。
因此,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到,党员的德才状况直接关系着党的事业兴衰成败。而在德才素质中,“德”是“统帅”、是“灵魂”,决定着“才”的施展力度与用力方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不断加强党员队伍的道德建设,大力提高党员的道德素质,才能使之经受住多重考验,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这就要求我们要重视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想道德教育的作用,把道德品质教育列入党员教育培训的必修课,教育广大党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和科学的群众观、历史观、发展观,成为群众的道德楷模。同时,在选拔干部时要认真贯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德不过关、一票否决”的用人标准,特别注重对其道德品行的考察,不论其才能多么出众,只要其德行不过关,就坚决不能提拔重用,尤其是对出现行为不端、道德失范等问题的党员要严厉惩处、绝不姑息。此外,还要进一步理顺监督体制,健全监督法规制度和党内民主监督体系,拓宽监督渠道,通过网络、电话、信访等多种手段拓宽、加大实现民主监督的广度和力度,强化对党员行为不端、道德失范等问题的监督和惩戒。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