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如何准确理解、深刻把握党中央全面依法治国思想的基本要义和工作部署,是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的话题。前不久,北京市法学会和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第十一届首都法学家论坛,邀请中国法学会、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及北京市司法实务部门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主题展开研讨、交流。
全面依法治国的要义与创新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张文显在作本届论坛主题报告时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核心思想体现在十一个方面:其一,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是提高立法质量的根本途径;其二,宪法的生命和权威在于实施;其三,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其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其五,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使尊法、信法、守法、用法、护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其六,厉行法治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其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其八,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其九,厉行法治、严肃军纪是治军带兵的铁律;其十,建设一支持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队伍至关重要;其十一,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中共北京市委政法委副书记鲁为说,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依法治国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要求,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的战略部署,集中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法治建设的高度重视和殷切希望,集中反映了新时期党和人民赋予法治建设的历史任务。
北京市法学会党组书记苗林介绍,首都法学家论坛于2005年创办,每年举办一届。第十一届首都法学家论坛旨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依法治国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建设,并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在全社会营造尊法、学法、用法、守法的良好氛围。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李林以九论重点阐述全面依法治国思想的理论逻辑和创新发展:一是治国方略论。治国方略论有两个“基本”,即依法治国是治国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基本方式。二是人民主体论。三是宪法权威论。四是良法善治论。五是依法治权论。六是保障人权论。七是公平正义论。八是法治系统论。九是党法关系论。这是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一个重要亮点。于此,要把握好以下命题:第一,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是有机统一的;第二,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第三,党法关系要从政治和法治的关系上理解;第四,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的一致性。
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与路径
着眼于战略层面,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国际法研究所战略研究部主任李忠说,全面依法治国由五部分构成:一是道路为先,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二是系统推进。三是纲举目张。四是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双轮驱动。五是德法并举。
从立法上看,中国人民大学冯玉军教授认为,全面依法治国需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其一,树立宪法权威,完善宪法监督体制机制;其二,完善立法体制;其三,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其四,加强重点领域立法。
从基本关系上看,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王旭提出,全面依法治国要正确处理五个基本关系:一是法治道路、理论与制度的关系。二是法治的领导基础与规范功能的关系。三是法治的中国性与世界性的关系。四是法治发展长远性与阶段性的关系。五是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的关系。
从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看,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教授任进认为,第一,应该把领导干部尊法放在第一位;第二,要把领导干部学法、懂法作为前提;第三,要让领导干部模范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第四,要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的重要内容。
从国防和军队建设上看,中央军委法制局原正师职法制员、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张建田说,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提升了依法治军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具体表现是将依法治军和从严治军提升到“强军之基”的高度、提升为党建军治军的基本方略、提升到与政治建军、改革强军共关联的层面。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