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的知情权和表达权不断扩大
近年来,中国政府不断增加透明度,制定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建立了政务公开制度。2003年开始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2010年开始实行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公开;2015年,除法定涉密信息外,中央和地方所有部门预决算都公开,全面接受社会监督。2015年,政府大力推进行政权力清单公开、财政资金信息公开、公共资源配置信息公开、重大建设项目信息公开、公共服务信息公开、国有企业信息公开、环境保护信息公开和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公开,进一步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
公民的表达权利得到切实保障。对于经济、社会和文化领域的各种问题,公民都可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例如,政府的任何一项重要政策都会在事前和事后得到广泛讨论,正反两方面的意见都可以得到充分表达。近年来,互联网成为中国公民表达意见和参与国家治理的新的手段。
公众的监督权得到保障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民众的意见和需求,各级政府都安排专门力量搜集社情民意,设立信访机构接待上访人员。网民在互联网上的言论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成为政府改进工作、确定工作重点的重要参考,也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决策参考。例如,中国地方政府网站普遍设立了市长信箱、县长信箱或领导信箱,接受民众的来信;中国各级领导经常上网了解公众意愿,有时直接在网上与网民交流,讨论国家大事,回答网民的问题。近年来,每年通过互联网征求到的建议多达几百万条,成为政府改进工作的有益参考。互联网在政府与公众之间架起了直接沟通的桥梁,通过互联网征求意见已成为普遍做法。
中国政治体制内部设有各种监督机构,负责监督权力的行使。中共各级党组织都设有纪律检查委员会,负责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监督;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监督法律的实施;各级政协通过建议和批评的方式进行监督;各种新闻媒体负责对政府进行舆论监督。此外,近年来,互联网言论成为中国公众监督政府的重要手段,人们通过互联网反映社会各领域存在的问题,对各级政府的工作提出建议,对官员的行为进行监督。其中,有许多违法违纪和腐败案件首先是通过网络曝光,然后受到查处。据抽样调查,超过60%的网民对政府发挥互联网的监督作用予以积极评价,认为这是中国社会民主与进步的体现。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