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科教领域的拨乱反正:1977年科教工作座谈会(4)

引领科教领域的拨乱反正:1977年科教工作座谈会(4)

摘要:1977年8月召开的科教工作座谈会,是邓小平复出后主持的第一个重要会议。这次会议不仅对于科教领域的拨乱反正起到重要作用,而且是恢复高考的一次重要会议。

“尊重劳动,尊重人才”

8月7日,座谈会继续举行。在上午的发言中,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严东生,就制定科技规划的依据、科研组织管理以及引进新技术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关于制定科技规划的依据,他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二是注意我们国家的特点,三是要参考借鉴国际科技发展动向、发展趋势。只有在综合分析这几个方面情况的基础上,才能在制订长远规划时选择正确的科学方向,确定正确的技术政策。必须组织好社会主义大协作,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要做到分工明确、协作密切、步调一致,避免重复浪费,集中力量打歼灭战。重要的是引进新技术后,很好地加以消化,真正做到“一用、二批、三改、四创”。他举例说,上海仿制波音707型飞机,只是花很多人去测绘,搞成分分析,依着葫芦画瓢,根本没有科研,没有吃透其中的技术关键,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就不可能做到在人家已有的基础上前进。

在严东生的发言过程中,许多人纷纷插话,表示赞同他的建议,认为应尽快成立国家科委,归口管理全国科技工作。西安交大的程遒晋和清华大学的潘际銮等还提出,高等院校应当是国家科研工作的一支重要的方面军。过去“四人帮”疯狂扼杀高校的科研工作。建议今后大力加强高等院校的科研,可以在高校建立研究所(室),有专门的科研编制。

8月7日下午,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金善宝着重介绍了农科院的现状。他说,现在的农科院是农业、林业,还有水产三个研究机构合并而成的,目前还有1500人,占原有人数十分之一。顾名思义,农业科学院应当搞科学研究,但实际上差不多成了一个管理机构,研究人员很少。有的研究人员下放已8年了,贫下中农说,我们这里不缺劳动力,希望帮助他们提高技术,治理病害。可是连显微镜、瓶瓶罐罐也没有,怎么研究?农科院有五六百亩农场,可是试验田里杂草丛生,高低不平。农科院的试验场就靠这样的手段,还远远不如一些人民公社的机械化水平。

在下午的座谈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黄家驷就如何迅速把医学科研搞上去发表了意见,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的张文裕、数学所的吴文俊就重视和加强基础科学的研究问题也作了发言。

对于科学家们所关心的如何搞好科研工作的问题,邓小平说,科研要走在前面。大厂、中厂,甚至小厂都要有科研机构、科研队伍。不要只看到科学院的科研人员,还要看到生产中的科研人员,这是大量的。不管什么行业都得搞科学研究。产品质量不稳定,过不了质量关,这里面有生产管理中的问题,但更重要的是科学技术问题。要研究一下,有什么束缚科学发展的紧箍咒,要消灭它。科学研究应当允许一二十年搞不出成果,这不要紧。搞不出成果就批评,探索不成功就批评,弄得大家不敢讲、不敢做,那怎么行!科学研究允许失败,允许中间科研成果报废。现在是科学研究太少,应当让科技人员研究,要鼓动他们敢想、敢研究,给他们创造条件,鼓励创新。我们自己为什么不能创新?

在座谈会期间,中国科技大学的温元凯,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的马大猷、郝柏林,半导体研究所的王守武,华北农业大学的沈其益等,还就重视发展学派、建立学术中心,如何发挥大批三四十岁的科研人员的潜力,加速发展我国半导体科技事业,办好农业大学等问题,作了书面发言。

在广泛听取科技、教育工作者的意见与建议后,邓小平对科教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有了更为全面深刻的认识,对于搞好科教工作的思路也更加清晰。8月8日上午,他作了《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的讲话,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在讲话一开始,他说,这次召开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主要是想听听大家的意见,向大家学习。外行管内行,总得要学才行。我自告奋勇管科教方面的工作,中央也同意了。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虽然这次会议因为时间匆促没有邀请社会科学家。通过这次座谈会,我了解了一些情况,也开始了解了当前应该首先解决的一些问题。有些问题大家可能没有全讲出来,或者没有时间完全讲清楚,好在以后还有机会讲。邓小平在讲话中总共讲了6个问题:对“十七年”的估价,调动积极性,体制,教育制度,后勤工作,学风。

对全国教育战线“十七年”的工作怎样估计?我看,主导方面是红线。应当肯定,“十七年”中,绝大多数知识分子,不管是科学工作者还是教育工作者,在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耀下,在党的正确领导下,辛勤劳动,努力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特别是教育工作者,他们的劳动更辛苦。现在差不多各条战线的骨干力量,大都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自己培养的,特别是前十几年培养出来的。如果对“十七年”不作这样的估计,就无法解释我们所取得的一切成就了。

邓小平说,解决了对“十七年”的估计问题,恐怕至少在精神上可以使大家放下包袱。就今天的现状来说,调动积极性,现在要特别注意调动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要把从事教育工作的与从事科研工作的,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受到同样的尊重,同样的重视。一个小学教员,如果他把全部精力放到教育事业上,就是很可贵的。要当好一个小学教师是不容易的。当好教师,当好小学教员,终身为教育事业服务,应该鼓励,应该奖励。他明确表示,无论是从事科研工作的,还是从事教育工作的,都是劳动者。“总之,要尊重劳动,尊重人才。”

他表示赞成大家提出的恢复国家科委的意见,认为需要有一个机构,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安排,统一指导协作。至于什么时机合适?怎样组成?是否把军队方面的科研也统一管起来?这些问题要经过中央、国务院研究,暂时不做结论。但不管采取什么组织形式,都要搞统一规划。他还特地讲到发挥高等院校科研作用的问题,认为高等院校,特别是重点高等院校,应当是科研的一个重要方面军,这一点要定下来。针对座谈会上科学家提出的要保证有六分之五的时间用于科研工作的意见,邓小平表示要保证科研时间,使科研工作者能把最大的精力放到科研上去。他说:“我看,七天七夜搞科研,为什么不可以?他一头钻到这里面,应当允许。”

邓小平还说,高等院校学生来源于中学,中学学生来源于小学,因此要重视中小学教育。要重视中、小学,要鼓励那些一直热心从事中小学教育的教师。当好一个小学老师,应当同当好一个大学教师同等光荣。当好一个小学教师付出的劳动并不比一个好的大学教师少,甚至更辛苦一些。要研究如何提高教师的水平。前几年教师不敢教,责任不在他们。现在要敢于教,还要善于教。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加强师资培训工作。要请一些好的教师当教师的教师,大学教师要帮助中学教师提高水平。要把科学工作、教育工作搞好,具体措施是重要的。对于科教工作中遇到的许多困难,可以分别轻重缓急逐步处理和解决。对于科研人员有些必须解决而且也能解决的困难,要抓紧解决。

最后,他讲到了学风问题。他说,在科学研究中,要尊重个人的兴趣,尊重个人肯于钻研的部门。要解决用非所学的问题。科学是实事求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是不允许弄虚作假的。要反对互相封锁、压制讨论,坚持百家争鸣的方针,允许争论。不同学派之间要互相尊重,取长补短。要提倡学术交流。学术刊物要办起来。邓小平说,之所以要提出这个问题,是想培养一种好的学风,好的风气,使我国的科学教育事业兴旺发达起来,形成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多快好省地发展我国的科学教育事业。

邓小平一口气讲了3个小时,与会的科学工作者和教育工作无不屏气凝神倾听。听完邓小平讲话后,与会人员纷纷表示,邓副主席对于科学、教育事业28年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作了充分的肯定和科学的评价。这对战斗在科学、教育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知识分子和工人,是巨大的鼓舞。特别是邓副主席对于教育战线广大知识分子辛勤劳动的充分肯定,这将大大调动他们长期受“四人帮”压抑的革命积极性。只要切实地实行讲话中提出的一系列意见,必将使我国科学战线、教育战线出现崭新面貌。

1977年8月的科教工作座谈会,是邓小平对我国科教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一次全面深入了解,从而使他形成了完成科教工作拨乱反正、开创新局面的基本思路。从某种意义上,中国科教工作的春天,中国知识分子的春天,是从这里开始它的序曲的。

《党史文苑》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