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改市:如何迈过“四道坎”

镇改市:如何迈过“四道坎”

核心提示

● 当前,我国镇区人口超过10万人的特大镇有238个,超过5万人的有885个

● 符合条件的县和特大镇要“有序”改市,不能一哄而起

● 不能简单地走“升格、翻牌,大幅增加管理人员”的老套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了波澜壮阔的城镇化过程,城镇化率已从1978年的17.9%增长到2015年的56.1%。与此同时,大城市不断扩张、小城市数量不足等问题也随之浮现。随着新型城镇化步伐的推进,镇改市的探索成了备受关注的热点。未来,应如何优化城市的结构布局,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

日前由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办的“新生中小城市培育专题研讨会”在浙江温州市龙港镇举办,各与会业界专家展开了研讨。

问题1 特大镇破“级”限,如何改变“小马拉大车”

位于浙江温州苍南县南端的龙港镇,在1984年建镇之时还只是五个小渔村。在一系列创新性政策的鼓励下,当地农民聚集龙港,自费建城,30多年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到2015年,龙港财政收入达到了23.2亿元,GDP达226.9亿元,常住人口43万人,已是一座初具规模的“小城市”。

在我国,像龙港一样的特大镇还有很多。不久前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报告2015》显示,当前,我国镇区人口超过10万人的特大镇有238个,超过5万人的有885个。这些城镇大多拥有优势产业,具有一定的人口、工业和商业聚集规模,已经具备了城市的体量和特征。

“这些城镇的规模已经非常大,但在管理权限上仍然按照乡镇的标准,这很不利于小城镇进一步发展。”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司长徐林说。

从各城镇介绍的实践经验来看,他们所遇到的问题十分相似——机构设置和社会管理中只拥有镇一级的权限,政府服务体系没有与其规模相适应,在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配套上都难以同步。体制机制的制约逐渐成为特大镇发展的“天花板”,“小马拉大车”“大脚穿小鞋”成为对这些地方发展处境最常见的形容。

而与此相对的是,我国城镇化率正在以每年一个多百分点的速度迅速提高,但城市数量却几乎没有增长,小城市的数量反而在下降。“因为小城市长大了,但是新的小城市没有出现。”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辜胜阻说。

“十三五”规划纲要已经提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布、协调发展”“以提升质量、增加数量为方向,加快发展中小城市”。专家们认为,培育新生中小城市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而特大镇将成为未来新生中小城市最大的来源,因此更需要在制度上为这些城镇成为中小城市提供支撑。

问题2 城市资源分布不均:“就近城镇化”难在哪儿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将近6000万人口的浙江和其他国家做了一个直观的比较——浙江20-50万人口级别的城市和城镇有5个,5-20万人口级别的镇有46个;而日本人口相当于浙江的2倍,但相应人口级的城市都是浙江的近10倍。在8000多万人口的德国,城市结构以中小城市为主,70%以上的居民生活在10万人口以下的城市。

可以看出,我国城镇化过程中,中小城市的发展仍有很大的空间。辜胜阻认为,除了到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60%的目标外,也应该在城市数量上制定一个目标。“小城市发展是我们的短板,城市结构‘头重脚轻’,导致了大城市病突显。城市结构的失衡,导致生活在大城市的农民面临既融不进大城市,也回不去农村的尴尬。”辜胜阻说。

我国农业转移人口每年都在增长,而不少人的选择去向仍然是一二线的大城市。2015年,全国农民工总数超过2.77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达1.69亿人。每年春运,异地就业的人口如候鸟般定期迁徙;大城市交通拥堵、资源紧张等问题日益严重,如“摊大饼”般向城市四周蔓延式发展。

培育新的小城市,更有利于推进就近城镇化,也有利于解决农民市民化的问题。徐林指出,城镇化最本质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特别是要吸纳更多的农村转移人口,能够在城镇就业、居住,成为城市的居民。这样的制度安排不仅仅是改变身份、把镇变成市的过程,更需要有一系列的产业支撑吸纳更多的就业和公共服务。

在这个过程中,具备了城市规模的特大城镇将扮演重要角色。李铁表示,在如今的城镇化大格局下,应考虑怎样调整行政区划体制,来适应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变革。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