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优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市委党校“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有特色、有实效
做好“结合”文章 践行“两学一做”
近日,市委党校副校长任边疆一行,到市委党校对口帮扶的宜阳县柳泉镇十字路村,开展“流动课堂”进乡村活动,面向广大基层干部群众讲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性。
这是市委党校做好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同抓好党校各项重点工作结合起来这篇“结合”文章,发挥党建理论优势,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党建+扶贫”活动的一个缩影。
做好“结合”文章,学习教育出实效
今年以来,市委党校主动发挥特色和优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同抓好党校各项重点工作结合起来,突出抓好主业主课、优化干部培训课程,真正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抓出了特色、抓出了实效。
“党校是党的理论建设重要阵地,党校教师只有自己先学明白了、学扎实了、悟透彻了,才能引领和推动广大学员、党员干部搞好学习。”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党委书记侯超英说,市委党校在全市“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始终坚持学在前、讲在前、做在前,成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阵地。
今年新学期开学以来,市委党校以“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专题备课活动”为牵引,大力整合全市党校系统教学资源,进一步加深全体党校人对党章党规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理解把握,有效提升了全市党校系统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授课水平和党课质量。
学深、悟透,就要体现在日常教学中。
市委党校在2016年春季主体班教学中,积极推进“两学一做”进讲稿进课堂,把学习党章党规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中之重,全部培训班次均设置党性教育单元,通过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引导学员更好地用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围绕我市“四高一强一率先”奋斗目标和“9+2”工作布局,市委党校各教研部门深入调研,并及时将成果转化运用,在今年春季主体班教学中新增了11个专题的市情研究课程,深受广大学员好评。
市委党校还结合洛阳特色,创新开发党员思辨课堂、学习马海明精神情景式教学等方式,组织对学员开展正反典型教育和党性分析,进一步提升了日常教学质量。
在全市党员干部中,能集中到市委党校学习的毕竟是少数。如何更大范围宣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相关知识,成为摆在市委党校教研人员面前的一道难题。
对此,市委党校积极拓展社会培训渠道,通过基层“流动课堂”等形式,为乡镇、社区培训“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骨干队伍,在基层党员干部中开展党章党规、系列讲话集中辅导。自全市“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委党校已先后到市直部门和县(市)区授课78人次,在20余个乡镇、社区开展理论宣讲和党课辅导30余批次,听众超过2100多名。
此次在十字路村开展的“流动课堂”进乡村活动,就是其中之一。
“党建+扶贫”,助力脱贫攻坚
在全面服务我市“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同时,市委党校还通过“党建+扶贫”活动,在我市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中主动融入中心工作、服务全市发展大局。
为帮助十字路村早日脱贫,市委党校下了很大功夫。
张晋斌,市委党校人事科科长,他的另一个职务是驻十字路村第一书记。如今他常驻该村,到贫困户家中摸底排查,分析致贫原因、制订扶贫计划、落实帮扶措施、建立工作台账,并给党校领导干部分配一对一帮扶贫困户30户。
目前,这30户贫困户都已逐人逐户明确了脱贫计划。前几天刚刚买回10头猪仔的贫困户陈孟安,如今一有空闲时间就寻找养殖资料进行学习,脱贫的积极性很高。
今年以来,市委党校还出资为十字路村建起村民活动广场、农家书屋,目前正协调有关方面为村里打深井、敷设供水管道,帮助解决困扰该村多年的缺水难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