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斌:借鉴生态现代化理论,推进我国生态文明进程

王宏斌:借鉴生态现代化理论,推进我国生态文明进程

自从党的十八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战略布局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快并取得明显进展。然而,如何超越传统发展道路,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从而走出一条以绿色环保、创新驱动等为标志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我们还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最早源于欧洲、如今在世界范围内发挥重要影响的生态现代化理论及实践,为我国走自己的现代化道路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生态现代化理论概述

20世纪80年代,荷兰、德国、英国等国家的学者,首先提出了生态现代化理论。德国学者马丁·耶内克于1982年1月26日首次使用了“生态现代化”这一概念。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生态现代化理论逐步得到更为国际化、全球化的发展。纵观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发展,有两个方面的特征非常明显。一方面,它将环境问题视为对社会、技术和经济改革的挑战,而不是工业化不可避免的结果,其分析视角不同于以往的反生产力理论以及新马克思主义等。另一方面,强调现代社会的制度转型,包括科学和技术、生产和消费、政治和治理,以及多层级规模上的市场(地方、国家和全球),促进整个社会实现生态转型是其目前的全新目标。

从生态现代化理论的核心命题来看,德国学者约瑟夫·胡贝尔、马丁·耶内克以及荷兰学者阿瑟·莫尔等认为,环境保护不应被视为经济活动的一种负担,而应被看作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该理论认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应该是协调的,强调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强调技术革新可以带来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重改善;建议作为市场促进者和保护者的政府更多地使用市场调节手段来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目标。这一理论的核心命题是高度重视政府作用、技术革新和市场机制,推动经济增长与环境退化脱钩,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我国的生态现代化道路思考

20世纪80年代以来,是世界生态现代化的起步和发展时期,也正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着力实现现代化的突飞猛进的时期。尤其是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今天,工业现代化的环境压力、生态现代化的环境需要,成为我国现代化所面临的双重挑战。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在生态现代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有益经验,并尽力克服其不足,从而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生态现代化道路。

首先,推进我国生态现代化的理念革新: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

事实证明,在我国长期存在的传统发展观,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走向生态文明的重要因素。因此,建立同时关注人类发展和自然环境的更加和谐、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崭新思维方式——可称之为“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就成为当代我国实现生态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所谓“以人为本”的伦理观或思维方式,就是承认自然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本源意义,把遵循生态规律作为人类经济活动的基本原则;同时承认生存和发展是人类的基本权利,认为保护自然实质上就是保护人类自身,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与共同演进。这种新的思维方式要求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必须放在自然界的大局中考量,按自然生态规律办事。经济社会的发展,既要考虑人类生存与繁衍的需要,又必须顾及生态、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环境同步和双赢。

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来看,这种“以人为本”的生态文明观已经强化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并贯彻到党和政府的环境理念之中。简要地说,这就是:首先,“以人民为中心”和“服务于绝大多数人的基本需要”的价值追求,逐渐开始成为统领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的第一政治准则;其次,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关注民生的政策指引下,生态可持续性与促进经济发展成为各级政府的同等重要的政策目标;第三,人民的健康生活而不是资本的赢利,将成为社会生产活动的根本目的和动力机制;第四,对区域间、城乡间环境公平的关注,对社会弱势群体利益诉求的制度性保障,真实体现了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原则。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