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斌:借鉴生态现代化理论,推进我国生态文明进程(2)

王宏斌:借鉴生态现代化理论,推进我国生态文明进程(2)

其次,推动我国生态现代化主体的变革:政府主导下的多元治理。

从我国处理自然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实践来看,长期以来政府一直扮演着“主导者”的角色,也就是说,我国政府在干预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这是我国走向生态文明之路不可忽视、也不可放弃的优势所在。这是因为,我国有一个凝聚力强的中央政府,它掌管着相当数量关系国家发展和未来命运的各类资源。因此,在这种特殊的国情之下,我国是否能在生态现代化建设的事业中取得成功,政府的作用是最为关键的。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问题日渐严重,各界群众的环境参与意识和热情也空前高涨。因此,在坚持“政府主导”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我们还要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生态现代化建设的有益经验,合理引导并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环境热情和巨大能力,逐渐形成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生态治理格局,这是实现我国生态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第三,推动我国生态现代化的机制创新:市场机制与环境友好政策的良性互动。

就目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来讲,我国政府在致力于生态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长处,制定切实可行的环境友好政策,并实现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突出国家和政府在宏观调控经济方面的巨大作用,努力发挥市场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有效的奖惩制度来减少和防止市场主体“搭便车”行为的出现,从而使污染者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以达到社会所期望的生态现代化水平。为此,可以制定并坚决实施如下环境友好型政策:第一,健全绿色税收、绿色保险、绿色资本市场等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引导鼓励公众、企业的环境行为。第二,以解决环境成本的外部化为出发点,健全环境成本内部化机制,合理确定最优污染水平和排污费的收费标准,合理增加厂商的生产成本,迫使他们为了使其在支付排污费后的收益最大化,自动地将生产规模缩减到能达到最大的社会纯收益的状态,从而根除企业“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现象。第三,调整产业结构,向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业转化,走集约化生产和环境之路,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第四,恰当定价,合理使用自然资源。

生态现代化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与自然环境的一种互利耦合,是世界现代化的一种生态转型。伴随着全球化的迅猛发展,生态现代化在更大的范围内具有了适用性,并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我们要积极借鉴包括生态现代化理论在内的、来自世界的一切优秀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超越西方发达国家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基础上,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生态现代化道路,建设高水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作者:石家庄铁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山东大学政治学流动站博士后)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