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水区白马镇石头寨村地处茅山老区,是抗战时期有名的红色革命根据地,陈毅、粟裕都曾在此战斗。由于位置偏僻、交通落后,长期以来,石头寨村与外界联系不便,经济较为薄弱,村民日子过得也不富裕。
近日,记者在石头寨村走访时,困难户冯冬林兴奋地拉着记者的手说,今年脱贫致富有望了。原来,市委高度关注这个经济薄弱的红色老区,黄莉新书记专门把石头寨村作为工作联系点,并驻村调研走访,帮助村里梳理脱贫致富路子,市里还专门为村里选派了第一书记。村党总支拿出的第一个实招,就是组织党员与全村54户低收入农户挂钩结对,一对一帮扶,要求村民不脱贫党员不脱钩。帮扶老冯的党员,不仅帮他申请到了政府大病救助,还与他一道,抢种了3亩蓝莓苗,让老冯如愿走上了自食其力、劳动致富之路。
石头寨村有18个自然村,村民3300多人,作为全市新一轮精准扶贫的70个经济薄弱村之一,如何带领村民把日子过红火起来,早日摘掉贫困帽子,一直是村党总支心中最大的愿望。“结合这次学习教育,总支要求党员干部站出来、带好头,不仅要带着责任学、带着感情学,把党章党规、总书记系列讲话学懂学透,还要自加压力,主动对标周边经济发展好的村,打赢脱贫攻坚战。”石头寨村党总支书记周建明说。
党总支突出抓好总支委员、支部书记、党员村干部、党员种植大户、年轻党员5类骨干的学习,通过集中上党课、组织座谈交流等形式,讲清学习教育的目的意义、主要任务,明确具体的学做要求;建立微信学习群,让党员及时了解新精神新要求,交流学习心得;围绕如何落实“三比三争”、带领群众致富、弘扬文明新风等,开展专题学习研讨,集思广益形成具体举措。针对全村106名党员中老党员有47名,有的还疾病缠身、行动不便等情况,党总支把集中学习和送学上门相结合,并要求5个党支部都安排党员专门负责老党员的学习教育,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发生在身边的鲜活事例进行讲解。有的党员因下地干活、外出办事赶不上集中学习,各支部书记专门找时间帮他们“补课”,保证参学党员一个不少、一个不落。
学要学到位,做要具体化。党员干部在田垄之间与村民促膝交谈,了解脱贫需求;在村头地头召开村情讨论会,理清发展思路。村里支柱产业如何做大做强,村基础设施建设如何提升,村庄环境如何打造,村民医疗保障水平如何提高……都成了党员们常挂在嘴边的“唠叨”。在田头大棚蹲点体验多了,与农户打心眼里的交流多了,自然就找到了经济发展的“快速路”——建设加工厂房和规模冷库,运用先进技术,进行蓝莓、黑莓储藏保鲜及深加工,打响“石头寨”品牌;成立合作社,加快培养产业带头人,实现规模发展、抱团发展;依托互联网,打造电商平台,拓展蓝莓销售渠道;深度挖掘红色老区自然生态资源和绿色有机资源,吸引城市居民游玩度假……一项项脱贫致富“菜单”陆续实施。
这几天,石头寨村的蓝莓节正搞得红红火火,村里各处的蓝莓园内,可爱的“蓝精灵”一串串挂枝头,城里慕名而来的采摘游客络绎不绝。“我们的目标是不让一户困难群众在脱贫致富路上掉队,不让已经脱贫摘帽的农户再返贫。”村里党员李承宝信心十足地和记者说。“两学一做”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党员干部以学促做,石头寨正走上“幸福寨”打造之路。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