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0年来,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影响,我国水资源发生了深刻演变,尤其是21世纪以来,全国水资源量减少较明显。2001-2010年与1956年-2000年比较,全国降水减少2.8%,地表水资源和水资源总量分别减少5.2%和3.6%,南北方均有所减少,其中海河区减少最为显著,降水减少9%,地表水减少49%,水资源总量减少31%。再看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情况。1949年建国初期,我国开发利用的水资源是1031亿方,现在是6131亿立方米,增加了近五倍,平均每年的增加率是1 . 4 %。2012年全国总供水量6131亿方,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占80.8%,地下水源供水量占18.5%;生活用水占12.1%;工业用水占22.5%;农业用水占63.6%;生态环境补水占1.8%。
二、中国水源危机
下面讲第二部分中国的这个水资源危机,主要体现在四点。
1、洪涝灾害危机
我国是世界上洪涝灾害发生最频繁的国家之一。有10%国土面积、5亿人口、5亿亩耕地,100多座大中城市、全国70%的工农业总产值受到洪涝灾害的威胁。在有文献记载的2200多年中,共发生大水灾1600多次。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大江大河已发生了五次较大规模的洪水,1998年长江和松花江流域特大洪水造成经济损失高达2460亿元,占GDP的4%。从1947-1981年、1964-1998年每年平均自然灾害死亡大于1000人的国家排序,中国高居前列,其中洪水灾害是主因。
从世界范围看,近年来经济损失最大的洪水灾害统计中,中国出现的次数最多。像1998年长江流域、松花江流域的大水,1996年长江流域的大水,1993长江流域、淮河流域的大水,1999年长江流域的大水等都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在主要自然灾害中水旱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比例高达71%。洪涝灾害是人类共同面临的一个大灾,城市内涝是现阶段洪涝灾害新的特点。城市洪涝发生的范围广,积水深度大,积水时间长。建设部2010年对351个城市的内涝情况调研显示:213个城市发生过不同程度的积水内涝,占调查城市62%;内涝灾害一年超过3次的城市就有137个,甚至扩大到干旱少雨的西安、沈阳等西部和北部城市;内涝灾害最大积水深度超过50mm的城市占74.6%,积水深度超过1 5 mm的超过9 0%;积水时间超过半小时的城市占78.9%,其中有57个城市的最大积水时间超过12小时。
城市洪涝造成很大的损失,导致交通瘫痪、工程受损、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还可能引发次生灾害。从2007.7.18济南特大暴雨26人死亡,到2010.5.7广州洪涝死亡6 人,2 01 1 . 6 . 2 3 北京暴雨全城瘫痪、2012.7.21北京暴雨造成79人死亡,再到2013年上海暴雨洪涝灾害,城市洪涝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威胁城市安全。
城市洪涝灾害的成因是什么?主要由以下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造成的:①气候变化导致城市暴雨极端气象事件频发;②城市雨岛效应增强了城市暴雨频率和强度;③城市建设侵占洪水通道和雨洪调蓄空间;④城市下垫面硬化改变地表径流数量和过程;⑤原有城市排水管网规划设计标准偏低;⑥城市大量下凹式立交桥是洪涝易发频发点;⑦城市内排与外排的不衔接;⑧城市洪涝应对管理的不完善。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