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召政:张居正与万历新政(5)

摘要:熊召政先生从事文学创作三十余年,沉迷于国学及中国历史的研究二十余年,有着深厚的文史底蕴。他耗费十年心血完成的四卷本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获得了我国第六届茅盾文学奖的第一名和第十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本文从三个维度展开:一是关于改革的背景,二是关于改革的进程,三是关于改革的启示。究竟我们将从张居正的万历新政中汲取到哪些政治营养?增长哪些改革的智慧?借鉴哪些管理的艺术?本文将为您解答。

张居正的整顿标准是,贪官不能用,渎职官员不能用,这些人都是肯定要罢免的。他又加一条,庸官也不能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也是坏官。因为朝廷的官员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多一个庸官就挤掉了一个干事儿的人进来。他就按这样一个标准整顿,三个月后裁了三千多名官员。

有一次我到一个地方演讲,有听众质问说张居正是一个大奸臣,你今天怎么歌颂他?我就很奇怪,会后我和他交谈,我明白了,他的祖上就是那一次被免职的工部的一个右侍郎,回到老家以后,给他的子孙留了一个家训就是世世代代记住张居正是奸臣。通过这件事,我认识到改革家是要付出成本的。一个国家,一个执政团体为改革要付出成本,一个主持改革的政治家更要付出成本。这个成本不仅是此时此地,更是千秋万代。所以,改革之初,张居正就说过“知我罪我,在所不计”这样的话。京察完成后,腾了一些位置出来了。第二步是要举荐干部,把一些有能力、有事业心的人才选拔到重要岗位上。万历皇帝下旨让每一个省级干部向朝廷推荐三个人才。后来吏部汇总起来,被推荐的人得票最高的是海瑞。吏部尚书就跑来问张居正:“海瑞这个人你看怎么用他?”张居正回答说:“我说这个人不能用。”

对海瑞这个人,大家都不陌生。他是有名的清官。但历史中的他与文学作品中的他,还是稍稍有一点出入。嘉靖四十四年,他上万言书指责皇帝而被打入死牢。正是张居正为徐阶出主意平反冤假错案,把海瑞从牢里放出来。然后还给他升官,放到南直隶当巡抚。南直隶府建苏州,管辖的地方是国家粮赋重地。明朝财政三分之一的收入来自于这个地方。结果海瑞在那里当了三年的一把手,地方的财政收入少了一半,国库的税银收不起来。海瑞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简单的杀富济贫,他不抓生产。国民经济,GDP的增长,都跟他没关系。他就是抓廉政。这样一来把国家的财税重地搞的一团糟。他一个班子的人都纷纷要求调动,不愿意跟他共事。海瑞搞得很孤立、很被动,便很愤怒地给皇上写一封信,要求辞职。当时的首辅是高拱,他尽管和徐阶有矛盾,也觉得海先生做事儿有点胡闹,就同意让他退休,回海南老家养老。海瑞收到诏令以后,又咒骂满朝廷全是女人,没有一个君子。这些都证明海瑞这个人好走极端。

张居正对海瑞这个人当然很清楚,他对吏部尚书说:“海先生是一个好人,个人清廉,而且有气节,这都是好的,但是我现在要选用能臣为朝廷做事儿,是要选好官而不是选好人。好人就是大节不亏,不贪不懒,做事有规矩。好官不一样,上要让皇帝放心,下要让老百姓得实惠,上下通气才叫好官。如果你搞得国家的财政收入大大降低,老百姓的生活也不能提高,两头都不踏实,这就不是好官。如其这样,倒不如让海瑞在家做好人。我们要为朝廷选好官,好官就是两个标准,上让朝廷放心,下让老百姓欢呼。总是让老百姓欢呼,朝廷不放心,也不是好官。只让朝廷放心,老百姓不喜欢,执政基础没有了,皇帝的恩泽到不了这片土地,也不是好官。”张居正这席话很有见地,可见这个职业政治家看问题的方式有他的独到之处。

张居正最终没有起用海瑞,他的标准就是是重用循吏,慎用亲流。循吏是什么意思呢?用小平同志的话解释再恰当不过了,就是不管白猫黑猫逮住老鼠就是好猫。

由此,我想到清代的龚自珍面对满清末年的危局很感慨写诗:“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文人论政的思维方式在这首诗可以看出来。政治家不这么看问题。张居正在人才问题上讲过两句话。第一句话是:“世有非常之人,然后可做非常之事。”第二句话是:“天生一世之才,必足一世之用。”他的意思是人才不假外求,一个时代必有一个时代的人才。用好了这个时代的人才,就能够创造这个时代的辉煌。龚自珍希望让老天爷重新降天才下来,这是文人的人才观。像张居正这样的政治家,他所做的是: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用人才。

你能把人才用起来,而且不拘一格,这就了不起。中国的知识分子有一个传统:“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荣。”人才并不一定全是君子,有的时候人才也是小人。君子是心中大而无私,天下为公;小人是为国家做事时,也要考虑自己的利益。真正会用人的人是君子也要求,小人也要用。我们今天老是看电视剧说这个人是一个奴才,我说奴才是最好的人才,“奴”是忠诚,“才”指能力。对国家不忠诚,有能力更坏事。对领导,对国家很忠诚,没有才华,你根本担不起重任。所以品学兼优才是奴才。

仅以道德取人会妨碍执政者的用人思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就是孔孟之道里说的立德,立功,立言。把立德为之一。立德者为圣人,立功者为君子,立言者为贤人。

如果国家的重要部门全是想立德的人,要那么多圣人,国家就乱套了。国家要的是大量的立功的人。想立功的人就是循吏,想立言的人多半是清流。张居正懂得这一点,所以抓住了用人的牛鼻子。牛鼻子抓住了,一盘棋都活了。改革的团队建立了,改革的推进速度就快。京察之后,张居正开始向所有的贵族利益集团开刀,改革的原因就是对社会利益集团的重新地位,打破旧的平衡点寻找新的平衡点。既要考虑到各个集团的心理承受力,也考虑到国家不至于付出更多的改革成本。

责任编辑:潘攀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