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超:安阳曹操墓及汉代墓葬考古(3)

赵超:安阳曹操墓及汉代墓葬考古(3)

摘要:在河南安阳西高穴村发现了一个大墓,成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这对于考古学界来说非常的出乎意料,很多质疑已经远远超出了学术研究的范畴了。社会上很多人对考古学的一些发现非常感兴趣,但他们对考古学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对考古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考古学发掘过程都是很陌生的。所以今天赵超教授给大家具体介绍四个问题:
  一、考古研究的具体情况;
  二、汉代墓葬形制的发展过程;
  三、考古学界是怎样来判定曹操墓的;
  四、赵超教授对曹操墓的看法。

就像安阳的曹操墓,它是被盗掘的,为了保护它,迫不得已我们对它做一个清理工作。把原来已经被破坏的墓葬再做一下考古的科学方面的发掘情况。中国的考古工作者是非常有责任心的。从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开始,各地的基建工程都有考古工作者在进行抢救发掘的身影,保护了非常多的古代墓葬。

二、汉代墓葬形制的发展过程

西汉、东汉加到一起的墓葬,不完全的统计,至今发掘了一万多座,这是经过科学发掘的,盗掘的不算在内。大量发掘的汉代墓葬,给我们总结汉代墓葬的发展演变规律提供了很好的基础,给大家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汉代墓葬的发展序列。

说到发展序列,我们知道人类社会是在不断发展进化的,我们用的各种各样的物质,各种各样的器物,留下了各种各样的生活痕迹。举个很简单的例子,现在坐在国家图书馆这样宏伟的大厦里,如果倒退一百年,想都不会想,能有这样的建筑。当时的建筑条件不允许造出这样的建筑。清故宫,唐代建筑在建筑风格、结构上也有明显的不同。所以,我们对于各个时期的变化都比较重视,通过变化去排一个序列,说明演变的过程。

下面就讨论汉代墓葬发展序列的问题。中国墓葬形制实际是从史前社会开始的,一直到清代,上下几千年里有非常大的变化。而汉代是古代墓葬形制发展中,变化最巨大的一个时期。古人下葬,不是简简单单的挖一个坑埋了就行。当然有很多社会下层的,比较贫苦的墓葬是非常简单的,但是社会中上层人物的墓葬建设还是很下工夫的。尤其是秦汉到隋唐这个时期,有些墓葬可以说是穷全国之力,比如,帝王的墓葬。以前汉代有的官员曾经说过,全国收入的三分之一用到了帝王墓葬的建设中去了。所以,墓葬的形制实际上反应了当时人们的社会思想、生产能力;反应当时社会的宗教、礼制、习俗等意识的改变情况。

责任编辑:王培培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