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四十年  ——唐山大地震罹难者纪念墙前的断想

那一天,四十年 ——唐山大地震罹难者纪念墙前的断想

记 忆

生命里永难忘却的伤痛

白花花的阳光里,一束黄菊花,静静依偎在一块黑色大理石纪念墙底座上。

这也许是世界上最撼人心魄的纪念墙了。七块巨大的黑色大理石墙一字排开,上面密密麻麻地镌刻着唐山大地震罹难者的名字。

那束黄菊花前,一个头发灰白的中年男人对着纪念墙鞠躬。“地震那年,我刚10岁,母亲和姐姐都在地震中遇难了。”男人的眼神里掠过一丝哀伤,“一晃40年过去了,可地震时房倒人亡的惨烈场面仿佛还在眼前,永远忘记不了。”

踟蹰于纪念墙前,心情像墙上的黑色大理石般沉重。这是一座曾被灾难和伤痛笼罩的城市,被鲜血和泪水浸染的城市——40年前那场惨绝人寰的大地震,摧毁了这座有着“近代工业的摇篮”之称的华北工业重镇,造成“24万城乡居民殁于瓦砾,16万多人顿成伤残”。

关于这场地震,记者最初的记忆是小时候曾经住过的防震棚。唐山大地震破坏力巨大,全国半数以上省份都有明显震感,以至于千里之外的人们都搭起了防震棚用以避险。

现在想来,那座防震棚在一个7岁孩子的记忆中或许并非是多么恐惧的体验,但是今天站在唐山大地震罹难者纪念墙前,面对这些在地震中逝去的一个个生命,我们可以想象那些阴阳两隔的伤痛,哀婉绝望的眼神,生离死别的泪水。

如果细心浏览纪念墙上那些罹难者名字,不难发现,有些刻在一起的名字往往只是最后一个字不同——他们生前多半来自同一个家庭;有些名字中的最后一个字是“丫”,则往往意味着这可能是一个还没来得及起名字的婴儿!史料记载,唐山大地震让7000多个家庭“断门绝烟”。

目光触及纪念墙上一个个名字,心底泛起丝丝忧痛——每一个名字都曾经代表了一张鲜活的面孔,每一个亡者都带给一个家庭无尽的悲伤。

40年了,那些逝去的生命,已化作亲人的思念,尘封于历史的烟尘中。只是每年的“7·28”,人们总会在不经意间,将记忆的闸门打开,追思和怀念曾经的恸伤。

宛如那束黄菊花,在纪念墙前随风摇曳。

责任编辑:杨雪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