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孝泉:英国公投后的欧盟何去何从?

沈孝泉:英国公投后的欧盟何去何从?

英国6月23日就是否留在欧盟举行全民公投。结果是脱欧派以51.9%的比分获胜,英国做出了脱离欧盟的选择。加入欧洲一体化进程43年的英国终于做出退出欧盟的决定,这是二战后欧洲的一个重要历史性事件。这一重大事件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严肃话题:欧盟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今后将何去何从?

英国自1973年正式加入欧盟的前身欧洲共同体,至今已经整整43年。人们不禁要问:一段持续了43年之久的“婚姻”为什么现在走到了分手的地步?全民公投决定脱离欧盟,这是英国民众因对欧盟怀有强烈的不满而做出的选择。这其中既有情绪化的宣泄和排斥,也有理性的拒绝与抗争。欧洲在一体化道路上走了将近60年,今天的确到了需要认真反思的时候了。

国际舆论早就为欧盟把脉望诊,做出的诊断是“疾病缠身”和“危机四伏”。美国《华尔街日报》去年年底的评论指出:“2015年欧洲麻烦缠身,2016年这些麻烦可能动摇欧洲一体化的基础”,“一场欧盟的生存危机将是2016年的重大地缘政治事件”。德国《世界报》指出,“欧洲从根基上开始动摇,欧洲合作的半个多世纪以来,首次显现出欧盟作为整体失败的迹象”。这些评论传递出一个信息:欧洲整体衰败已经成为短期内难以逆转的趋势。那么,近些年来,欧盟究竟遭遇了哪些危机呢?

第一,欧盟遭遇空前的信任危机

欧洲一体化进程从上世纪50年代开启,至今已经有将近60年,从法德煤钢联盟到西欧共同市场,从欧洲共同体到今天的欧洲联盟,欧盟的规模不断扩大,成员数量不断增多,目前已有28个成员国。欧盟成为迄今为止世界上区域性一体化最成功的范例。英国作为一个欧洲大国通过全民投票决定退出欧盟,这显然是对欧洲一体化的“逆袭”。这一重大挫折表明了欧盟正在面临一场空前严峻的信任危机。

有关机构今年初对欧洲8国6000多人进行民意调查的结果显示,将近半数的民众愿意仿效英国搞公投,决定是否离开欧盟。ICM调查公司今年5月31日的调查结果是,将近三分之一的德国人将会投票支持德国脱离欧盟。这说明,作为欧盟最大的成员国,德国人对欧洲普遍持怀疑态度,对欧盟的幻灭感加剧。许多人对去年涌入德国的上百万难民感到不安,对欧盟巨资救助希腊摆脱债务危机感到愤怒。皮尤研究中心6月初的调查发现,超过六成的法国选民对欧盟持否定态度,而德国、西班牙和荷兰持同样观点的选民人数比例也达到一半。欧洲人尤其对欧盟经济政策感到不满,希腊、意大利、法国和西班牙表示不满人数比例分别为92%、68%、66%和65%。这些迹象表明,欧盟正在远离民众,民众也正在抛弃欧盟。英国通过全民投票选择脱离欧盟,正是这股强大的反欧情绪的宣泄,也表明欧盟自身的认同和生存问题出现了危机。法国前外交部长于贝尔·韦德里纳曾表示,“欧洲的头号风险是脱离人民,重新挽回怀疑欧洲、反感欧元的民众的紧迫性应排在难民问题、恐怖袭击问题或俄罗斯问题之前。”

第二,“精英欧洲”曲高和寡脱离实际

欧洲一体化从一开始就是一个政治产物。法德两国在二战之后为了在欧洲彻底结束战乱、实现永久和平决定开启一体化进程,1957年成立了西欧6国参加的欧共体,现在已经成为有28个成员的欧洲联盟。欧洲一体化进程至今将近60年,无论是建立共同市场还是实现单一货币、无论是达成《欧盟宪法条约》还是走向政治联盟,都是朝着联邦制的“欧洲合众国”的方向迈进。这一宏大计划需要各成员国逐步向欧盟让渡主权,最终把欧盟建成多极化世界中强有力的一极。可以说,如果没有法德等国历届领导人强烈政治意愿的引领和推动,欧盟很难取得今天的成果。

然而,这些并不是英国的追求目标。英国当年竭力申请加入欧共体是看重了欧洲大陆这个庞大的共同市场。43年来,它从来就不是铁杆成员,相反,经常是唱反调的“反对派”。1991年欧共体通过了成立欧洲联盟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决定建立欧洲货币联盟,即实行单一货币——欧元。对此,英国明确加以拒绝,至今仍处于欧元集团之外。2012年欧盟就“财政契约”达成协议,目的是加强对各成员国财政的监管,避免加剧债务危机。英国继续采取拒绝立场,成为欧盟中拒绝参加“财政契约”的仅有的两个成员国之一。此外,英国还拒不参加促进欧盟内部人员自由流动的《申根协议》。纵观英国在欧盟内的表现可以看出,凡是能够谋求经济贸易利益的行动就积极参加,而凡是需要成员国将本国部分主权让渡给欧盟的就一概拒绝。2007年欧盟通过《里斯本条约》,迈出了建立政治联盟的步伐,这同英国的诉求更是南辕北辙,于是英国离开欧盟成为不可避免的结果。

其实,抱有同样诉求的绝非英国一家,目前28个欧盟成员国中只有18个参加了欧元集团,将近三分之一的国家不接受单一货币,或者对欧元持怀疑和观望态度,这些国家拒绝把货币主权让渡出来。

欧盟设定的一些目标过于高大,甚至是欧洲精英们闭门造车的“理想化”产物,因而脱离实际,不符合各国国情或利益,于是造成欧盟的重大决策难以得到一致认可,更难以切实执行。因此,“精英欧洲”遭到越来越广泛的诟病和排斥。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