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欧盟的国际地位急剧下降
欧洲走一体化道路的初衷之一是构建一个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独特作用的国家共同体。根据《里斯本条约》的规定,欧盟产生了欧盟主席、欧盟委员会主席,建立了欧盟外交行动署(即外交部)以及设立了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即外交部长)。这些措施都是朝着欧盟制定外交和安全事务共同政策的方向迈进,目的是把欧盟构建成多极化世界中强有力的一极。
然而,实现这一目标困难重重,因为欧盟内的新老欧洲之争造成了欧盟事实上的分裂。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时,老欧洲国家坚决反对,而新欧洲国家坚决支持。新老欧洲共处欧盟之内,却各怀心事。西欧国家吸引中东欧国家入盟,目的是扩大欧洲大市场和吸引廉价劳动力,而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是为了投入西方,得到更多的经济实惠;西欧国家搞联合防务,是为了自强和摆脱美国控制,中东欧国家则试图通过欧盟来取得美国的军事保护,以便抗衡俄罗斯。
乌克兰危机爆发后,西方同俄罗斯之间出现了“新冷战”局面,新老欧洲却在美国倡导的制裁莫斯科问题上的态度泾渭分明:法德等老欧洲国家试图缓和同俄罗斯的关系,以便缓解欧洲的紧张局势,而新欧洲国家则因担心俄罗斯的威胁而竭力要求美国和北约在欧洲增加驻军和军事装备。最近在华沙召开的北约峰会满足了波兰等国的增兵要求,这就使得西方同俄罗斯在欧洲的对峙进一步加剧。新老欧洲之间的争执导致欧盟难以推出共同的外交安全政策,危机缠身的欧洲在国际上的地位持续下降也就在所难免。
欧盟内存在的以上诸多问题其实早已存在,只是英国决定脱欧公投这一轰动性的新闻事件使得这一现象彻底暴露在公众视线之内。
既然英国现在已经做出了离开欧盟的选择,那么当前的问题是,欧盟将何去何从?预测未来难度很大,但以下三点不可不察:
首先,欧盟未来增添了不确定性,但说欧盟将要解体则有点耸人听闻。或许还有其他一两个国家模仿英国,来一场脱欧公投,但整体上看,包括叫嚷很凶的中东欧国家,都不会离开欧盟,这是利益使然,那些等待入盟的巴尔干国家也会继续初心不改。欧盟的魅力不减,故不会解体。
其次,欧盟的确存在诸多问题,但说欧盟一无是处则有点夸大其词,因为欧盟毕竟是欧洲各国命运所系的共同体,并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一些执政者为了掩盖自己治理国家不力而廉价地把责任推给欧盟,而一些极端和激进党派则借攻击欧盟来赢得选民,这些都是资产阶级政客的把戏,不足为训。
最后,欧盟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同时也面临新的机遇。欧洲一体化始终是在克服危机中前进的,英国脱欧的事儿的确搞大了点,对欧盟打击不小,但是欧盟其他27国领导人已经警觉起来,开始筹谋欧洲的未来,改革欧盟的决心这次必须下了。破釜沉舟中孕育着机遇,关键是能否抓住它。
(作者系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