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坚定理想信念,做合格共产党员
我们学习党章是为了实践党章,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完成我们党的历史使命。我们党一直强调坚定理想信念,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这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我们能够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2015年习近平同志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硬就硬在我们共产党人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回顾我们党90多年的历史,理想信念支撑着无数的革命前辈在艰难困苦的情况下对理想信念、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毫不动摇。下面我给大家讲一个叶挺将军的故事。
叶挺将军的一生非常坎坷。他所在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在北伐中被誉为“铁军”,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以后,他去了国外,“九一八”事变后,他毅然回国参加抗战,1938年被任命为新四军的军长,1941年“皖南事变”后被国民党扣押,被关进了监狱,1945年重庆谈判之后,国民党同意释放叶挺。当时的国民党特务沈醉出于好奇,到监狱里去看望叶挺。他为什么好奇呢?因为这个监狱里除了关押共产党人以外,也关过军统的特务和国民党的一些高官。他说,这些人出狱之后的第一件事不是去吃一顿,就是去享受一番,所以他好奇共产党的高官出狱之后的第一件事是干什么。他到监狱里面问叶挺,叶挺毫不犹豫地告诉他说,如果我能出狱的话,第一件事是先请求党组织恢复我的党籍。
沈醉后来把这个事跟戴笠说了,戴笠听完以后沉思了好长时间,说了一句话,共产党人的可怕之处正在于此。后来,叶挺出狱之后马上跟中央联系要求恢复党籍,中央也马上就同意了,并邀请他去延安。很不幸的是,1946年的4月8日,飞机从重庆飞往延安的途中因为天气原因在山西的黑茶山附近失事,机上所有人全部遇难。飞机上除了叶挺夫妇之外,还有他们两个年幼的孩子,以及我们党几位重要的领导同志,像王若飞、秦邦宪、邓发等人。
作为共产党人,如果理想信念发生了动摇,后果是非常危险的。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习近平同志还专门讲了这件事。他把理想信念形象地比作精神之钙,他说,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四风问题,归根到底是理想信念出现动摇所致。现在,有一个问题值得大家思考,就是过去坚守理想信念要伴随着牺牲,因为战争年代打起仗来,共产党员要冲锋在前。早在1938年的时候毛泽东就跟抗大的学员讲过,作为共产党人一旦确立了理想信念,就要做好牺牲的准备。我们中国革命是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的,有2100多万革命者为新中国的诞生牺牲了生命,这里面的共产党员有370万,而有名可查的、家属能享受抚恤金待遇的却只有160万,大部分都是无名英雄,甚至还有一些同志隐姓埋名,新中国都成立了,却牺牲在了潜伏战线上。今天是和平年代,为坚守理想信念而牺牲生命的事情已经非常少了,大部分党员或许一生都不会遇到,相反,今天我们坚守理想信念的外部环境非常的复杂,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扰,所以今天坚守理想信念也是一件非常难的事。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怎样使我们的理想信念不断坚定呢?我提出三个方面供大家参考。
第一个方面,我们党要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我们对共产主义要不断有新的认识。如果想让我们讲的道理被大家所接受,就要通过真理的力量来感染人,让人信服。
第二个方面,我们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好,用事实在全世界面前说话。特别是我们要实现十八大提出的第二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到那时,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将会比现在大大的增强。邓小平同志就曾说过,说服人们相信社会主义靠什么?一靠教育,二靠跟自由化思想做斗争,但是关键在于社会主义的发展。他讲得很深刻。
第三个方面,从党员的角度来说,我们既要坚定信仰,更要实践信仰。2015年习近平同志跟优秀县委书记座谈的时候讲过,革命理想高于天。他说,如果大家都觉得这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没有必要为之奋斗和牺牲,那共产主义就真的永远实现不了了。所以他强调,我们现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向着最高理想所进行的实实在在努力。今天我们看一个党员的理想信念坚定与否,不光要看他是怎么说的,更要看他是怎样做的,要看他能不能脚踏实地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并为此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另外,做合格党员除了要坚定理想信念之外,更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坚持党的宗旨。一方面要坚持党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当两者发生矛盾的时候,个人利益要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另一方面,党员要在工作学习中起先锋模范作用,创造出一流的工作业绩。
关于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十八大以后习近平同志提出了三句话,就是要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更多的情况应该是平常能看得出来,但问题恰恰出在平常看不出来。要想平常能看出来,我觉得应该发扬两种精神,第一是敬业精神,第二是奉献精神。
敬业精神就是指,每个人的岗位职责不同,但是如果我们都能用可能达到的最高标准来要求自己,那么我们方方面面的工作肯定都要上一个大台阶。
奉献精神则是指,共产党员的称号是跟奉献紧紧连在一起的,人民群众看一个党员够不够资格,很大程度上是看他是否有奉献精神。当然,我们今天搞市场经济要贯彻按劳分配的政策,但是作为党员不要为这个政策所局限,因为在工作、生活中,还有一些事是没法计算报酬的,这些事也需要有人去干。谁去干?共产党员应该主动承担。所以我们提倡先奉献、后索取,多奉献、少索取,有的时候工作需要,有可能是只奉献、不索取。
1987年十三大报告中提到,共产党员与非党员相比,任何时候共产党员都必须为着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自觉地牺牲个人利益。共产党员的称号之所以光荣就在于这一点,做不到这一点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我觉得这段话在今天一点也不过时,仍然应该作为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的座右铭。
今天我就讲到这里,不妥当的地方恳请各位同志指正,谢谢大家。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