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澜:让创新为发展提供澎湃原动力(2)

薛澜:让创新为发展提供澎湃原动力(2)

我国进入建设世界创新强国关键阶段

1985年,我国开启了科技体制改革的大幕,30多年来实现了创新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超级计算、载人深潜、中微子振荡、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诱导多功能干细胞等近期取得的重大成果,成为我国创新体系的骄傲。在基础研究领域,中国科学家对全球科学论文的贡献多年来一直排在全球第二,高水平论文近年来也位居世界前列。高速铁路、水电装备、杂交水稻、基因测序、4G移动通信、电子商务等重大技术突破及其推广,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引领和支撑作用。可以说,我国已进入建设世界创新强国的关键发展阶段。但也必须清醒看到,通往世界创新强国的道路并非坦途,我国建设世界创新强国还面临一系列挑战。

区域发展不平衡对制定和执行创新发展战略提出了更高要求。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东部沿海一些地方已进入信息化时代,紧随国际科技前沿发展,有的还成为国际创新发展的策源地;中部和东北地区的很多地方仍然处在工业化阶段,大量传统制造业亟待转型升级;西部不少地方传统农业仍然占很大比重,技术水平落后,劳动生产率低下。这对制定和执行创新发展战略提出了更高要求。谋划创新发展必须看到这一国情,更加全面综合地制定和执行创新发展战略。

创新模式多元给创新政策制定增加了难度。作为一个经济和体制双重转型的大国,我国创新模式多元并存。以企业间充分竞争为基础的市场竞争型创新模式是推动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提高了各个行业的技术水平,增强了我国产业发展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在一些重大基础设施、国家战略需求、公益性较强的领域,由政府组织和引导,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推动移动通信、载人航天、北斗导航、高速铁路等领域取得重大创新成果,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战略导向型创新模式。此外,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数字经济领域,产生了百度、阿里巴巴、腾讯、滴滴等数字经济新星,形成了创新发展的互联网经济创新模式。如何认识多元创新模式成功背后的一般规律和局限性,如何针对不同类型的创新模式出台恰当的创新政策等,都对政府的公共政策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创新体系还存在一些老大难问题需要加快解决。例如,事业单位改革滞后,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人事及薪酬制度远远落后于创新发展的时代要求;按照调动广大科技人员创新发展积极性的要求衡量,我国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体制还有很多不完善之处;知识产权保护薄弱的顽疾仍然困扰着创新型企业发展。此外,如何营造产业巨头与中小微企业共存的市场生态,促使中小微企业的创新活力与产业巨头的生产营销能力通过资本市场运作有机结合起来?政府支持创新的公共政策如何改革创新?如何在鼓励创新的同时有效规避创新风险?这些都是我们必须思考和回答的问题。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