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用好选人用人考德这根杠杆”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是干部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之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中讲道:“做官先做人,做人先立德;德乃官之本,为官先修德。”这些重要论述,为干部加强道德修养提出了明确而严格的要求。您认为,应该如何加强干部的道德修养?
甄小英:“德是才之帅,才是德之资。”德乃立身之本、为官之要,修身做人就要把立德摆在首要位置。
可以说,坚持宗旨、增强党性是党员干部道德修养的根本。党员干部要始终坚守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要带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争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
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时刻牢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不能滥用,更不能用官位的高低、权力的大小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大小和贡献的大小。
加强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在加强自律的同时,还要通过党规党纪、宪法法律等加强他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用好选人用人考德这根杠杆。”要把对党员干部德的考察放在首要位置,建立健全常态化的“考德”机制。
靳铭:加强干部道德修养,就要加强教育培养。开展道德品行教育,关键是要引导干部明大德、守公德;开展政治品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政治高度看待道德情操,做到“严以修身”“严以律己”。抓好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干部继承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等优良传统,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抓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继承和弘扬传统美德,“自觉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加强干部道德修养,更要注重自我修养。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尚品德和伟大情怀,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因此,党员干部必须注重加强自我修养,以榜样激励自己、博学充实自己、自省反思自己,笃行展示自己,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4.领导干部要成为做好工作的行家里手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快知识更新、加强实践锻炼,使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跟上时代节拍,避免少知而迷、无知而乱,努力成为做好工作的行家里手。”您认为,如何解决干部不能为、不想为、不敢为的问题?
谢春涛:面对知识爆炸的时代,新观念、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一方面,领导干部个人必须努力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勤于学、敏于思,丰富知识储备,完善知识结构,打牢履职尽责的知识基础。
另一方面,各级党组织应建立健全对领导干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对于敢担当、能担当、干成事的领导干部,应该表彰重用;对于不作为、不担当、失职失责的领导干部,必须严肃问责。中央出台的《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和《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有利于进一步解决部分领导干部不作为问题。
靳铭:不能为的问题,根子在能力恐慌、本领恐慌。对此,一方面要在学习中提升能力。既要注重理论学习,又要联系实际学习。另一方面,要在实践中提升能力,把艰苦条件作为历练意志品质最好的环境,为“能为”“想为”“敢为”打下好的基础。
不想为的问题,核心是有没有对党和国家事业的责任感、对为人民谋福祉的使命感。培养党的干部,要教育他们时刻不忘初心,牢记责任,恪守职责,不断强化党性修养,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做到对党绝对忠诚,始终知行合一,自觉把个人进步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激励他们在干事创业中实现人生价值。
不敢为的问题,既有消极懈怠、畏难情绪等因素,也有受“干得多容易有失误”的错误认识影响,宁愿干稳妥事、当“太平官”。因此,在提升干部素质、激发创业热情的基础上,要根据实际研究改进干部评价标准,多鼓励多引导,为干部甩开膀子干事业消除不必要的后顾之忧。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