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党建> 正文

梅敬忠:官德修养与作风建设(12)

(二)关于文化素养

第一,文化素养是一个人内在的文化涵养以及人格修养水准的外在呈现。这是内外结合的。第二,文化素养是文明的基石,具有超越性。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跟每个人的文化素养是相关联的,尤其与官员的文化素养相关。同时,还具有引导性。一个单位主要领导的提倡重点非常关键,好的领导不在于他做了多少琐碎的事儿,而在于把握方向、惩恶扬善。第三,有知识不等于有文化,有情感不等于有情怀。北京日报刊登了一篇文章,说青年领导干部的“八缺八不缺”,其中有两点就是说有的青年领导干部不缺情感但是缺情怀,不缺知识但是缺文化。情感大家都有,但情怀是一个大的格局。家国情怀,有家有国,两个紧密联系在一起,不能分开。

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在讲干部修养的时候,始终把家和国放到一块儿。习总书记讲:“一些干部包括一些相当高层次的领导干部因违犯党纪国法落马,我们很痛心。”人民培养一个领导干部,尤其是中高级领导干部,花的钱比培养一个飞行员还要多,结果出了这样的事儿。这不仅仅是一个痛心的事儿,对他的家庭也是一个重大的打击,家破人亡的例子不在少数。所以,领导干部一定要有家国情怀。习近平总书记讲究家风家教,在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举行的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作出指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三)弘扬传统官德,汲取传统文化之精华

弘扬传统官德,首先要理念清晰,要做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特别是文化自信,就是要对本民族的文化有自信心。国学大师钱穆先生说,一个人对自己国家的历史首先要有一种“温情与敬意”,其次才谈得上批判、转型、改造。所以,党中央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上提出了“文化自觉”,不再像以前那样运用革命的思维方式来进行简单的批判。要以抽离出本民族优秀文化的视角,看待文化、尊重文化。正如章学诚所说:“临文以敬,逢古必恕”,遇到古代的东西,要有一种宽恕的态度;碰到有文化的东西,要抱一份敬意。现在,党中央提出“文化自觉”,就是要对本民族文化先尊重、再探索吸收、改造。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的发展。

在2016年5月17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专门提出:“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还指出:“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

我们谈官德修养,中华文化中有很多关键词值得我们汲取其精华,为我所用。我对这些概念进行了总结,分了几层,供大家参考。

最底一层,是我们老百姓随处可见的。一是福。谁不爱幸福?传统节日里大家都喜欢贴“福”字,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来要让人民群众有幸福感。二是禄。以前讲究高官厚禄,现在,我们提出让人民群众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所谓体面,是指有报酬,工资比较丰厚。三是寿。小康不小康,关键还要看健康。据建国初期的统计,50年代,全国平均寿命35岁,而现在与那时大不一样,医疗水平的大幅度提升,人民平均寿命也不断提高。四是喜。指的是心情,要天天都是好日子。五是财。谁不愿意拥有财富?拥有财富是好事,中国人反对的是不义之财,我们崇尚财富,讲究取之有道。这是福禄寿喜财,中华文化的基本价值。

责任编辑:王莹校对:赵苇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