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党建> 正文

梅敬忠:官德修养与作风建设(14)

在官德修养方面,除了文化关键词,还有六种植物作为我们的文化标识,值得我们欣赏。这六种植物既能提高品味,又能从中挖掘出官德修养要坚守的理念。哪六种呢?有三个概念,一个叫岁寒三友松竹梅;一个是梅兰竹菊四君子,两个概念合在一起是五种。如果大家在家或者办公室不知道挂什么字画好,那么,就选择《岁寒三友图》或者《四君子图》。这既可以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也可以加强孩子的传统文化教育。。从自身修养的角度看,习近平总书记谈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是“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我们就是要将其标识化,不要笼而统之。

松树,在中国传统文化概念里有很好的寓意,孔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将松柏与儒家传统文化联系在一起。新疆维族兄弟特别崇尚松树。他们弘扬的“新疆精神”,就是指要像天山雪松一样“经得起冰雪严寒、不怕风吹雨打”。对于松树的赞美,在中国古典诗词里也比比皆是,刘桢的《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谈的就是松树的高贵品质。陈毅元帅也曾作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梅花之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有那么高的地位,跟这个植物的品行相关。王安石曾写出一首精巧的梅花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惟有暗香来。”包括毛泽东同志的《咏梅》,也谈到梅的品行。这是梅花文化。以前我们对梅花文化宣传不够的一个原因——梅花是国民党党花。后来,《江姐》的主题曲定为《红梅赞》,国共两党在这方面倒是很一致,崇尚梅花、崇尚梅花的品格。

兰花、竹子,朱德元帅特别喜欢兰花,那也是他品德的象征。一说到竹子,我们就会想起郑板桥。习近平总书记在很多场合背这首诗给干部听,“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一个小小的知县,听着竹子的声音,就觉得是民间的疾苦声。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郑板桥,他也是当今县委书记们的榜样。

菊花,一说到菊花,就想起陶渊明。陶渊明在任期间一直保持着高洁的姿态,归隐田园之后写出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诗句。菊花,也是人格的一种象征。

所以,吟霜傲雪之梅,幽情高洁之兰,谦逊坚韧之竹,隐逸坚贞之菊,都是品格的象征。而松树在东方文化里面也备受尊崇。

莲花,莲花文化跟北宋周敦颐有很大渊源。一说起莲花,我们就想到佛教,但是莲花不是佛教的专属。中国人已经把莲花上升到君子的角度。北宋周敦颐的一篇散文就把莲花文化突出到了极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那么多可爱的花草,我独爱莲。为什么爱莲呢?因为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我说菊花,是隐逸的象征;牡丹,是花中富贵;莲花,是花中君子。莲花和中国的君子文化紧密相连。

传统意识形态强调君子文化,儒家经典《论语》中有84段谈君子,而莲花成为人格的象征。习近平总书记谈到县委书记工作时说,县委书记这个官不好当,“面临的种种诱惑和陷阱很多”。对干部的考验,“战争年代是枪林弹雨,和平年代是灯红酒绿。”他也提到,一些县的政治生态很庸俗,形成派系势力,如果不入伙就打掉你,所以很难清流。在这样的地方工作,既要坚持原则,出淤泥而不染,有莲花精神,也要有足够的智慧来应对。莲花精神就是一种君子意识。

我们的邻居新加坡,在这方面可以提供我们参照。新加坡在立国初期建设核心价值观,从儒家思想中继承下来八个字:忠孝仁爱、礼义廉耻,将其变成国家意识形态,强调君子执政,所有的官员都要讲究儒家的八德。新加坡的官服为什么是白衬衣?讲究廉洁。从80年代开始,新加坡中学必修课增设《儒家伦理》课程。可以说,新加坡在治国理政将东方文化用到了极致。

最后,中国历史上的官箴。吕本中的《官箴》核心是清、慎、勤三个字,被后人称为千古不可逾的为官之道:“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知此三者,可以保禄位,可以远耻辱,可以得上之知,可以得下之援。”意思就是当官做到清、慎、勤,就可以保官职、远耻辱,领导喜欢,群众拥护。康熙皇帝就经常写这三个字做成匾额赐给底下的官员。可见,清朝时就已经将清、慎、勤作为官箴。梁启超这样的新派人物也在《新民说》中称:“近世官箴,最脍炙人口者三字,曰:清、慎、勤。”

司马迁说最好的官是什么呢?行教、清廉、守法。第一,行教。行教是领导干部的第一品格、第一官德,不教育群众是领导干部失职的表现。第二,清廉。第三,守法。

唐太宗认为什么是好官?他分为六种,第一种是顺臣,最高级别的官员应该高瞻远瞩。第二种良臣,扶善去恶,不在乎你自己做了多少琐碎事,而在乎你的导向,扶善去恶是最根本的官德。第三种是忠臣,要进贤不懈,向皇帝推荐优秀的人才,这是最大的忠臣。第四种是智臣,明察成败。第五种是真臣,廉洁奉公。第六种叫直臣,刚正不阿。对于什么是好官,他都进行了核心的定位。

责任编辑:王莹校对:赵苇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