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党建> 正文

梅敬忠:官德修养与作风建设(13)

往上一层,中国传统社会里,君子的标准是什么呢?忠义仁智勇。最早,在儒家文化里没有忠义两个字,讲一个人要仁智勇“三达德”,有一颗仁爱之心、有智慧、又敢于担当。在后来的发展中,儒家将忠义二字放到传统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中。忠义两个字作为统治者和民间都认同的关键字,要放到一起讲。对统治者来说,要讲忠,忠于皇帝、忠于国家;对民间老百姓来说,义是互相之间的诚信、扶危济困的义气。但是对于统治者来说,仅仅停留在义的层面是要出问题的,容易流于黑社会。所以,一定要讲忠和义的关系。大家都最熟悉的《水浒传》,我们抛开阶级斗争的观点去看这部小说,宋江要把包括自己在内的108人带出梁山,改变大家的命运,于是把原来的聚义厅改为忠义堂。这个旗号就不一样了,这就标榜他们是忠义之士,替天行道。

那么,达到了忠义仁智勇这五项品德的是谁呢?两个英雄人物,一个是关羽、一个是岳飞,这是大家十分尊崇的两个人。清王朝时期,关羽的地位最高,封号达到26个字,被称为关圣大帝,成为儒道佛三教的护法神。当然,推崇关羽也有其政治目的。大家知道,满清王朝和藏族、蒙古族是兄弟关系,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就是蒙古人。尊崇关羽,就是要讲究忠和义的统一。清朝对岳飞也十分尊崇。大家觉得很奇怪,岳飞跟满族祖先金朝那是有深仇大恨的,清朝竟然能够把岳飞纳入社会价值体系的一员。有人统计,满族进关的时候只有20多万人的八旗部队,统治这么大的中华帝国光靠武力是不行的,要有一套核心价值体系来统治。从政治治理的角度来看,推崇岳飞,就是要推崇忠义仁智勇。

再往上一层,就是文人层面的诗酒花梦愁。诗,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强调诗性思维。诗性是人的一种品格,一种人格魅力。古人说一个人的人格比较完美,就说独领风骚。风骚,《诗经·国风》和《楚辞·离骚》的并称,就是说这个人既有诗经的现实主义品格,又有楚辞的浪漫主义情怀。对于领导干部来说,人格魅力不够,执行力和领导力也就提升不了。

,我们现在反“四风”,但并不是否定酒文化。酒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是一个由头,有很多与酒相关的诗文。酒文化描述的是一种生活状态,我们就不细讲了。花、梦、愁三个字,鲜花在中国古代是美好的象征,我们讲“春花秋月何时了”,春花秋月就是美好的象征。梦,是好梦,有梦想成真的意思。人人都要做梦,一个人如果连梦想也没有,就不会有追求。同时,也正是因为有了梦想和追求,才会发愁。愁也是一个正面词,“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这是一种情感的表达。领导干部发愁,就说明工作中有追求,这有一个正面的意思。

最高层面上,就是仁义礼智信。中国传统文化讲“三纲五常”,这是董仲舒提出来的。在汉武大帝时期,需要这样一套核心价值体系来治理社会。

“三纲”是指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当时提出君要像君、臣要像臣;夫要像夫、妻要像妻;父要像父、子要像子,各安其位、各司其则。“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李大钊同志,字守常,就是指守“五常”。可惜,我们后来没有将其继承下来。现在,我们讲要立足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让传统文化接地气,来影响当代社会。中国社会是大传统和小传统的统一,没有民间小传统的支撑,大的传统深入不了民心。很多老人可能大字不识一个,但在传统社会不失为一个君子,不失为一个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他知道什么叫忠、什么叫义、什么叫孝。

责任编辑:王莹校对:赵苇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