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视角看军民融合(2)

从历史视角看军民融合(2)

与党的相关理论的关系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与军民兼顾、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等党的相关理论既一脉相承,又有区别。

与军民兼顾的关系。军民兼顾在革命战争年代提出,是我党处理军事建设与经济建设关系的指导原则,就是要把军事建设与经济建设相结合,重视经济建设、改善群众生活、组织军民一体生产,从而为军事战争提供物质保障。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正是军民兼顾新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与其一脉相承。军民兼顾为军民融合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准备和实践基础。

与军民结合的关系。军民结合的指导方针在我国20世纪50年代提出,后来其内涵有所变化。但主要是指军工企业,在宏观调控上要把军需与民用结合起来,在微观上把国防生产资源多余部分转移到民用产品上来,同时还要做到在战时能及时地转移到军品上来;在民用工业上平时安排生产军品,到战时再扩大。军民结合与军民融合,虽然都是统筹协调富国与强军之间关系的理论和战略方针。但两者的内涵差别却很大。首先,涵盖的范围不同。军民结合主要集中于国防科技工业,而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范围要宽泛得多。其次,程度不同。军民结合主要还是军地两大系统的板块结合,而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强调的是军地要素的双向顺畅流动、渗透兼容。再次,实现的途径不同。军民结合主要依靠政府的推动,而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则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与寓军于民的关系。寓军于民在我国20世纪90年代提出,与军民融合涵义相近,都强调在国家利益的平台上统筹协调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使两者协调发展、兼容发展,实现一种投入两种效益,一种资源两种利用。两者的差异在于:一是就统筹协调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两者关系而言,寓军于民强调国防建设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则强调两者协调发展。二是就实现的途径而言,寓军于民主要依托政府的主导来实现,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则更加强调市场作用。三是就融合的领域而言,寓军于民主要集中于国防科技工业、军队保障、军队人才培养、重要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军民融合自从提出后,融合领域则不断拓展,当前已经拓展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