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身永: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的本质(3)

郝身永: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的本质(3)

五大突出问题背后的体制性原因

当前之所以呈现五大突出问题,并且互相关联,并不是偶然,而是与我们经济转型和市场化改革过程中的一系列制度设计息息相关。改革开放后,我们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政绩的考评偏向GDP指标,这调动了地方发展经济、招商引资的积极性,但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地方热衷于上大工程、大项目,对投入高、见效慢的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重视相对不足,客观造成了经济发展与民生进步的不同步。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进行了分税制改革,地方财政收入占比较之前有大幅下降,但需要承担的职责并没有下降,在增长的压力和激励下,通过税收优惠、压低土地出让价等手段招商引资,通过地方融资平台变相举债,造成债务激增。上世纪90年代末住房商品化改革普遍推开,按制度土地出让金归地方所有,地方也有激励通过改造旧城、扩建新城等推动房地产业发展,这形成了土地财政依赖,土地出让金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畸高。这些制度设计为高速增长作出了贡献,但也积累了一些弊端,当经济运行到一定阶段,成本上升,传统的成本优势弱化,再加上外部需求下降,体制的积弊就会暴露无异。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当前经济增速放缓背后有深刻的体制性问题,归根到底是属于供求侧的。

今年5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上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有周期性、总量性问题,但结构性问题最突出,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这是对我国经济发展形势的科学判断。可以说,只有真正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明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策略与战略、手段与目的、短期任务与长远目标,才能真实把供给侧改革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