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启臻:乡村价值与和谐社会构建 (4)

摘要:朱启臻教授在报告中阐述了乡村衰败、消失的状况和原因,并重点讲授了乡村在生产、生活、生态、社会、教化及文化传承与保存等六个方面的价值。为我们介绍了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的内涵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的意义。

我们说,乡村的价值不是用一两句话就可以概括的,有人说,那是我们传统文化的根。一些文人,他们早就呼吁乡村不能被消灭,但是官员就会问,这根在哪呢?什么是根呢?有人说古村落是根,那又有人问了,这个村是古村落吗?如果不是,我可以拆吗?有些人为了拆村子,尽量不把村子列为古村落,所以我们光说是根还是不行的,我们要解释这个问题。因为乡村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基因,工业文明走到了今天,给我们惹下了一系列的麻烦。

生态文明不是一个新概念,不是工业文明以后产生出来的,而是自古就有的。生态文明完整地存在于乡村之中,那么生态文明的基因去哪寻找呢?它就在乡村。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传统的乡村是和谐的,费孝通有一本书叫《乡土中国》,书里说,在这个熟人社会里,它是一个无讼的社会,就是大家不打官司,有问题自己解决,各种矛盾纠纷可以化解在乡村社区的内部。在熟人的乡村社会里边有着完整的诚信体系。外国人不理解这些东西,我记得有一次会议,我拿一张名片给一个外国人,他一看这个名片上印的是中国农民问题研究所,他就问了几个农民问题。他说朱教授,听说中国的农民借钱都是不打借据的。我说不仅农民不打借据,就是我们教授之间借钱,一般也不打借据。因为中国是一个讲诚信的民族,这是我们的文化。

二、乡村的六大价值

我写过一本书,叫《留住美丽乡村》,是北大出版社出版的,最早的书名叫做《留住乡村》,后来编辑不同意这个名称,就加了美丽。

这本书里面揭示了乡村存在的六个理由,下边我就重点地介绍一下这六个理由:

1、乡村的生产价值

村落怎么形成的?是从游牧民族变成农耕民族,农耕民族要种地,地又不能移动,而地又实时需要劳动者进行照料,所以就在离地最近的地方,盖了房子。你盖一个房子,我盖一个房子,靠在一起盖,这样就安全了,所以,种地的需要和安全的需要是村落产生的两个前提或者两个原因。形成村落的重要条件就是方便生产,为了方便生产才有了村落。农村由什么构成,由一个一个的农家院落构成。大家可以看到农民在院子里面种菜、种果树、养鸡、养猪,这就是家庭的种植业和养殖业,是农民收入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有农村手工业,像编筐、木工。手工业是农民重要的生活补充,而且它也是重要的文化载体。如果我们把村落消灭了,这两个东西还能存在吗。

我们在北京郊区做了研究,北京拆了很多房子,补贴也很高,老百姓拿着补贴款可以在县城,甚至市里面买房子。那么,村子没有了,在县城买了房子,人怎么去种地呢?结果是都不种了。为什么?因为开着车去种玉米和小麦,还不够油钱。在大兴有种西瓜的老百姓跟我说,去年种的西瓜一个都没吃上,我说怎么回事,他说全让人偷了,因为离得太远没有地方住。还有一个让我非常感动的老汉,十分珍惜粮食,自己的几亩地种了玉米和小麦,而且玉米、小麦种出来以后自己要存着,存到第二年新麦子下来,再把旧麦子卖掉,不见到新的粮食绝不卖旧的粮食。后来,他跟儿女们发生激烈的冲突,儿女们说你把它卖了再买不一样吗,他说不一样,因为一旦发生粮荒,你花多少钱也买不到粮食的。他的儿女们不理解,但是我理解。有这种忧患意识的农民在全国也不多了。

其实,农业离不开农民,农民离不开农村,没了农村也就没了农业,就这么个道理。当然手工业也是同样的道理。

责任编辑:王培培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