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中到底有几次会师?(2)

红军长征中到底有几次会师?(2)

摘要:1935年6月8日,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发布指示:我军基本任务是用一切努力不顾一切困难取得与四方面军直接会合。当日,中央红军占领芦山,接着翻越了第一座大雪山一一夹金山,向懋功前进。

第五次会师:陕甘支队与红十五军团在陕西甘泉会师

1935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率领红一方面军主力到达甘肃岷县以南的哈达铺。在这里,根据从当地找到的报纸上获悉陕北的红军和根据地仍然存在的情况,毛泽东提出到陕北去。按照俄界会议的决定,红一方面军主力在此正式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彭德怀任司令员,毛泽东任政治委员。9月27日,陕甘支队占领通渭县榜罗镇,中央政治局常委在此召开会议,正式确定落脚陕北,保卫和扩大根据地。会后,陕甘支队越过六盘山,于10月19日进抵陕甘根据地的吴起镇(今吴旗)。10月21日,陕甘支队在吴起镇附近将尾追之敌骑兵2000余人击溃。中央政治局在此召开会议,指出历时一年的长途行军已经结束,今后的战略任务是保卫和扩大陕北苏区。以陕北苏区领导全国革命。陕、甘、晋三省是发展的重要区域。会后,派出先遣队寻找陕北红军和刘志丹。

10月底,党中央派人给红15军团送去了陕甘支队全体指战员《告红二十五、二十六军全体指战员书》,表达了对红25、26军的热情慰问、鼓励和对胜利会师的祝贺。《告指战员书》指出:“我们久已听到了红二十六军同志们在陕甘边长期斗争的历史,红二十五军同志们在鄂豫皖英勇斗争和在河南……陕西、甘肃的远征,听到群众对你们优良纪律和英勇斗争的称赞。”“我们的会合是中华苏维埃运动的一个伟大胜利,是西北革命运动大开展的号炮!”它将为开展西北苏维埃运动大局面、赤化全中国打下巩固的基础。红15军团指战员听了《告指战员书》无不欢欣鼓舞,群情振奋。军团长徐海东高兴地说:“毛主席快到了,再打上一仗,作为见面礼!”

11月2日,中共中央率领陕甘支队先头团进驻陕甘边苏维埃政府驻地甘泉县下寺湾。11月3日在富县以北地区召开欢迎中央红军到陕北大会。同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决定成立中国工农红军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西北军委宣布恢复红一方面军番号,红15军团编人红一方面军建制。红一方面军司令员彭德怀,政治委员毛泽东(兼)。红一方面军下辖红1军团和红15军团。尔后,红一方面军总部和红1军团即从下寺湾地区向甘泉以南道左铺地区红15军团驻地开进。毛泽东、彭德怀在红15军团驻地会见了徐海东、程子华等,给予了亲切的勉励。为了加强对红15军团的各级领导,中革军委先后派周士第、王首道、冯文彬、张纯清、陈奇涵、宋时轮、黄镇、唐天际、杨奇清、周碧泉、伍修权、毕士悌等一批军政领导干部到红15军团工作,受到红15军团各级领导的热烈欢迎。

11月21日,红1军团和红15军团对进至直罗镇的国民党军第109师发起进攻。24日攻占直罗镇。直罗镇战役的胜利,打破国民党军对陕甘苏区第三次“围剿”,巩固了陕甘苏区,为党中央把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举行了奠基礼。

第六次会师:红二、六军团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甘孜会师

红6军团翻越雪山之后,于1936年6月3日到达理化以南甲洼地区,同前来迎接的红32军会师。

为了迎接红2、6军团的到来,红四方面军总部曾专门对部队进行了动员和布置,要求部队大力开展迎接红2、6军团的组织准备工作。

红四方面军各部队广泛地进行了迎接会师的政治动员和各项准备工作,热烈展开了赶制慰问品的活动。

红四方面军第30军经过道孚、炉霍到达甘孜。6月30日,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率领2军团到达甘孜附近的绒岔与红四方面军第30军先头部队会师。7月1日,红2、6军团齐集甘孜。

7月2日,红2、6军团与红四方面军在甘孜召开庆祝会师大会。朱德总司令和任弼时在会上讲了话,给全体指战员以深刻的教育和巨大的鼓舞。

7月5日,红2、6军团奉中革军委电令,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贺龙任总指挥,任弼时任政治委员,萧克任副总指挥,关向应任副政治委员。所属第2、第6军团番号不变,另将第32军编人红二方面军建制。第七次会师:红一、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

1936年10月7日,红四方面军第4军一部到达会宁,与红一方面军第73师胜利会合。

10月8日,红四方面军的先头部队第10师,与红一方面军的第1师在甘肃会宁的青江驿、隆德的界石铺胜利会师。9日,红军总部及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进入会宁城。

10月10日,为了避开敌机的袭扰,红一、四方面军于10日黄昏在会宁文庙举行了规模盛大的庆祝会师联欢大会。朱德、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陈赓出席了大会。在会上,宣读了党中央的贺电。徐向前、陈昌浩、陈赓分别代表红四方面军和红一方面军互致祝贺。接着,红一方面军指战员把久已备好的大批慰问品——毛衣、毛袜、手套等赠给红四方面军的战友,从而把庆祝大会的热烈气氛推向高潮。由于张国焘错误路线的干扰,红一、四方面军1935年9月在茫茫草地中痛苦分离后,经过一年的艰苦斗争,又在黄土高原的会宁城胜利会合。两军战友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放下手中的武器,抛下肩上的背包,含着热泪,悲喜交集地互相拥抱,互致问候。掌声、笑声、欢呼声,像一阵阵春雷,响彻会宁城上空。在这欢乐的时候,红四方面军领导人徐向前、陈昌浩、李卓然向党中央发了致敬电,满怀激情地描述了大会师的盛况,表达了他们同红一方面军会师后的激动心情。

第八次会师:红一、二方面军在将台堡会师

正在北进途中的红二方面军指战员闻知一、四方面军已在会宁会师的消息,加快了行军的速度,以求早日分享大会师的欢乐。10月22日,红二方面军总指挥贺龙、政委任弼时率总指挥部到达隆德将台堡,同红一方面军主力胜利会师。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王震、左权、聂荣臻在这里亲切会面。红一方面军把3万块大洋、20多头牛、2000多只羊、数万斤粮食、1000套棉衣、数万张羊皮、500多匹布、2万斤羊毛和3架缝纫机赠送给红二方面军。两军在将台堡召开了规模盛大的联欢大会,欢庆胜利会师。中共中央派邓小平等前来慰问,并传达了瓦窑堡会议精神和毛泽东的《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

10月24日,中央书记处向共产国际报告说:“三个方面军已完全会合,我们正用大力在三个方面军中进行干部的政治教育,保证整个红军在民族革命战争的新阶段中担负组织者与领导者的责任。”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中国工农红军胜利地完成了1934年秋开始的战略大转移的历史任务,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围追堵截、聚歼红军阴谋的彻底破产,极大地推动了正在蓬勃发展的抗日救亡运动。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此文发表在全国政协《纵横》杂志2006年第8期,收入本人主编的《多视角下的长征》(国防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一书。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