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产业新体系。其中注意一个“柔性”的概念,德国制造、德国工业4.0的核心之一就是柔性。就是说,同样的一个设备,在一条生产线上,能够生产出多样化的系列产品。
13.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我们的制造业在整个的链条过程当中,都是生产者跟生产者之间的直接衔接。这种衔接模式跟我们接下来要推进的,也是刚才所提到的分布式生产,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商品、模块化的制造,显得不适应了。原来大家都是标准化的,当然不需要有什么服务,在这个过程当中,制造业的生产服务特征不明显。但是,如果转成上面所说的新模式、新产品以后,生产服务型就变得非常关键了。就是从甲企业到乙企业之间也需要有一个专业化的服务提升,从而告诉你,我这个产品有什么特性,特点在哪里,怎么安装最好,就是要在生产企业与生产企业之间进行架构。
上面就是我们创新领域所涉及到的一系列安排。当然,还涉及到很多其他领域,比如财税政策、金融政策等。在此,我给大家说一说关于金融领域中的一段话,供大家投资的时候参考,即:要积极培育公开透明、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推进股票和债券发行交易制度改革,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降低杠杆率。也就是说,接下来,我国资产市场当中有两大热点:第一,股票市场肯定要继续扶持和热下去;第二,资产证券化。我国有691万亿人民币的存量资产,银行的信贷资产有93万亿,现在我们资产证券化的有3600亿,这么多的存量资产在那儿放着,又都说自己缺钱,又缺信用,将其滚动起来,流动起来,是最好的方法。
三、“十三五”期间其他亮点荟萃
“十三五”期间亮点纷呈,除了上述提到的创新领域及其所涉及到的系列安排外,还涉及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方面及其一系列的安排。
(一)关于协调
1.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明确提出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这样一个区域发展新格局。
2.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有序”和“疏解”两个字,大家要把它做好,包括强制性疏解,也包括成本性疏解的模式。非首都功能也需要进行合理的设计。最好的方式,就是让相关的生产环节和大量的简单化的销售环节离开北京。因为北京最大的问题,就是过多的资源耗费和过多的人,让过多的人和过多的资源耗费离开北京,把真正意义上的高端抓在手里,做好中间这样一个匹配度。
另外,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依靠市场自组织原则优先,政府顺应市场的自组织原则,把自组织的效应放大,这叫做协同发展。就是说,还是市场要发挥决定性作用,而不是政府在这个过程当中发挥强制性的决定作用。
3.城镇化的系列新要求。第一,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第二,居住证制度;第三,双挂钩,即: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城市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
4.美丽宜居乡村。从美丽乡村再加上一个“宜居”二字,就是要把历史传承下来,把特色和个性化传承下来,美丽乡村不是标准化的一模一样的农村。
5.扶持优秀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要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建设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包含了一定程度的哲学和社会科学的创新这样一些项目、概念在其中。还有一项是中华典籍的整理工程。
6.重大文化工程。要培育文化的新业态,倡导全民阅读。
7.军民融合发展。要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发展的格局。国家和省级政府要建立军民融合的领导机构。到了2020年,要基本完成国防和军队任务的改革目标,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取得重大进展。
(二)关于绿色
1.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要形成合理化的城市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和自然岸线格局;要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建立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但是要把用能的源头找到。比方说,东城和西城几乎是零碳排放,只有汽车排放,把汽车扣除,基本上没有碳排放。但是要考虑到能源,如果有碳排放的能源,还不是零碳排放区域;只有它的能源源头本身是绿色能源、清洁能源,才属于零碳排放。要发展绿色金融,国家设立绿色发展基金。
2.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在我国未来建立企业的时候,下一步要给企业分配上述四个权利,逐步分配;分配完了,登记;登记完了以后,逐步形成一个概念,就是企业今年排放了多少,明年排放多少,先进行一定的激励考核;激励考核达到一定程度,就以这一年作为基数;有了基数以后,开始构建碳交易市场、排污权交易市场、用能权交易市场等。由此,企业节约下来的权利,就可以在这个市场进行交易,相应地变成企业的收入和利润。
3.空间治理体系概念的正式提出。包括:空间规划、用途管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差异化绩效考核构成的空间治理体系概念。环保机构要形成一系列的调整,监测、监察、执法要垂直管理,成立一系列的跨地区环保机构。
(三)关于开放
1.制度性话语权。一般在开放过程当中的话语权主要三个:一是制度性话语权;二是技术性话语权;三是决策性话语权。我国最开始推进开放的时候,主要是追求技术性话语权,在加入WTO的时候,我们主要是利用这样一个有效的框架,促进我国的贸易发展。逐渐地,转变成决策性话语权,即在有的机构中要提高我们的影响力,比如不断提高在IMF持有的份额。“十三五”时期,要做的事情是制度性话语权,要直接参与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不乏中国直接出面组建或是联合组建多边国际经济和金融机构,比如亚投行AIIB。
2.“一带一路”要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十二五”时期,关于“一带一路”,大家感觉是中国向西去努力,向西打开这个大通道,其实,中亚、西亚、南亚地区是我们面向欧洲重要的通道,我国也是上述沿线国家面向亚太和东亚最主要的通道。我们会在这里边推进一系列的改革深化,比如说一些离岸经济园区的建设问题。我们在人家那里建立离岸经济园区,人家也可以到我们这儿来建设离岸经济园区。
(四)关于共享
1.从教育的角度看。到底什么是教育?我们叫做教化、培育,就是把人从自然属性向社会属性进行转变。在这个过程当中,不外乎就是要有一系列的渠道,使人有一个提升、发展,同时,还要为社会所认可。所以说,教育不仅仅是一个社会分工的概念,也是一项社会功能。现在来看,学校这个载体是最适宜的,规范性最好、公平性最好、效率性最好。那么,学校教育如何在“十三五”格局下,进一步从规范化、效率性、公平性的角度当中继续推进。我感觉,“十三五”时期的教育领域相比之其他领域,框架打得不太开,谈起来的事还是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的免除学杂费,使一批学科和高校接近或达到世界一流水平,鼓励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这主要是为了策应2014年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大会。这个过程当中,有转变是有转变,但是,格局和框架仍然没有打得很开。好多的概念还可以继续深挖,好多的功能和思路还可以进一步再打开、再构建。
2.从医疗保险制度看。医疗行业问题,主要就是两点。一是医患之间。医患之间最大的问题是信息不对称。那么,怎么对称呢?通过医保介入整个支付环节,使相应的过程变得通透起来。二是医药之间。我国的药品还没有完整意义上的市场,医是药的代理。患者拿什么药,医生开给你什么药;药房有什么药,就拿什么药。在这个条件下,药并不直接面向消费者,只需要面向医。下一步,要推进医药分开。医药分开以后,医保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药会逐步地直接面向消费者,由此将我国的药品市场构建起来。现在药品高昂的渠道费、代理费,会逐步转变成销售过程当中开的店、雇的人员的营销费用,我们将面临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药品市场。这个药品市场当中有特效药,也有一般的药,比如医生开出一个处方——扑热息痛,我买哪家、哪个牌子的扑热息痛,要看哪家店给我的服务更好。药品市场逐步完善起来,这对大家的健康会发生直接的影响。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违者负知识产权法律责任)
(据宣讲家网站报告录音整理
责任编辑:刘斌)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