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胜利80周年:过上好日子于都人再出发(2)

长征胜利80周年:过上好日子于都人再出发(2)

摘要:于都自古就农业发达,而且盛产茶油。如今于都的农产品找到了网络的新销路。在于都政府扶持的创业园里,类似的“电商”多达几十家。1987年出生的高法保也创办了一家电商企业,主要销售茶油、赣南脐橙等农产品。

一滴茶油

带着乡亲们共同致富

于都自古就农业发达,而且盛产茶油。如今于都的农产品找到了网络的新销路。在于都政府扶持的创业园里,类似的“电商”多达几十家。1987年出生的高法保也创办了一家电商企业,主要销售茶油、赣南脐橙等农产品。

为什么放着当初的服装生意不做,改种油茶树?高法保笑着说:“因为我的曾爷爷是红军,当年和乡亲们有着深厚的感情,最终是为了保护乡亲们而牺牲的。我做服装挣了钱,就想着带乡亲们一起致富。”

高法保拿出了一块“光荣烈属”的门牌说,在他出生前,这块光荣牌就挂在了自家大门上。小时候,父亲还带他去县城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在那里看到了曾爷爷的照片,心里油然而生出一种自豪感。

在高法保的家乡禾丰镇中坊村,世代靠栽种水稻为生,一亩水稻年收一千斤谷子,只能卖千把块钱。高法保带头承包了600亩地,改种油茶树,到了第八年盛果期,每年每亩产果800斤,年收入比种水稻至少高8倍。“茶油号称东方的橄榄油,每一滴都是生态环保的。”高法保说。

高法保说,一路走来,其中的辛苦只有他自己最能体会,凭的是一颗做成点事向曾祖辈致敬的心。如今事业小成,高法保一直在琢磨一件事,他想成立“烈士后人协会”,组织大家去为那些没有后代的红军扫墓。

一身衣服

于都人巧手闯世界

1934年,红军从于都出发长征时,每位战士都至少背着两双草鞋。8.6万红军,意味着至少17.2万双草鞋,于都人民的巧手可见一斑。

时光飞逝,于都人民的巧手正在大展宏图:走在于都街头,随处可见“全国知名时尚女装制造基地”的标语,说的正是于都的支柱产业服装。

据统计,目前整个于都至少有500家服装企业,其中有120家服装企业扎根在于都工业园区。据于都工业园区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上世纪80年代,于都有15万人外出打工,主要是分布在广东东莞、福建石狮一带的服装企业,到了2012年,于都100万人口中有31万外出务工,其中从事服装服饰的有20万人。

2003年,于都创办了工业园区,吸引了不少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我们于都古有‘八子参军’,今有兄弟返乡创业。”在工业园区采访时,负责人自豪地说出了这句话。

原来,在工业园区有一对兄弟,他们之前都是普通的“打工仔”,在外跟着老板学成后,返回家乡于都,创办了自主服装品牌——金王子和苏贝伦。

谢晓燕是一名普通的女工,不久前,她刚回到家乡,在本地的一家服装厂打工,“主要现在家乡工业园建得好,在不断地招人,待遇和外边的差距越来越小,而且回到家乡的服装厂打工,能随时照顾家里瘫痪在床的老父亲,何乐而不为呢?”

据介绍,目前于都正在筹建创业园新区,预计一期占地面积为150亩地,将由政府投资建设标准厂房,让没有能力自主置地的服装企业进驻。“相信到时候,能吸引越来越多的打工者回到家乡的服装企业来工作。”对此,工业园负责人充满了信心。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