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式选举民主的病症与病根(3)

西式选举民主的病症与病根(3)

四、西式选举民主的病根分析

西式选举民主的上述病症表明,资本主义经济结构和个人主义文化都是造成前述病症的原因。不过,需要追问的是,究竟前者还是后者才是导致上述病症的根本原因呢?马克思曾言:“权利绝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由此可知,社会的文化发展必然要受到社会的经济结构的制约。相对于个人主义文化,资本主义经济结构更具有根本性,故而资本主义经济结构是西式选举民主的病根所在。

西式选举民主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之上的。私有制与选举民主具有天然的矛盾性。由于能力、机会、运气和亲人为自己积累的财富以及人脉关系的差异,人与人之间必然会存在物质财富占有量的差别。这本是一个符合客观规律的正常现象。然而,当这一现象与资本主义私有制邂逅之后,就如同干柴烈火般燃烧起来,导致整个社会的财富越来越多地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并导致整个社会出现结构性分化,整个社会日益明显地区分为精英阶层和大众阶层,精英与大众在经济收入、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大。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在2011年发表的题为《1%所有,1%统治,1%享用》的文章中就指出:在美国,1%的人每年拿走1/4的国民收入,控制了40%的财富。在精英阶层中,手中掌握了巨额财富的经济精英拥有更大的资本力量。他们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财富,更为了获得更多的财富,会想方设法地介入政治领域。由于选举民主离不开选票,而获得选票离不开金钱,因而这些经济精英就热衷于利用资本力量操纵选举过程,让自己欣赏的人成为候选人并当选。而相关的法律制度也为资本力量操纵选举提供了保护性机制。例如,美国最高法院就取消了政治献金的限制,政界与商界的旋转门制度也激励着参议员和众议员为最富有阶层服务。因政治献金者的鼎力支持而获胜的当选者,则用官位、优惠政策、项目外包等回报为其出钱出力的富人,西式选举民主由此异化成为少数富人服务的民主和漠视广大普通民众利益的民主,从而走向了民主的对立面。

面对西式选举民主被资本力量操纵、受政党恶斗困扰和选民短视束缚的现实,西方国家的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西式选举民主是有制度性缺陷的,而这种缺陷无法依靠民主的自我修复机制来弥补,故而必须不断对西式选举民主进行改革。然而,知易行难。少数富人实际上已经掌握着政治权力,普通公众虽然对这种被操纵的民主不满,但其抗议示威等行为的力量有限,加之政党恶斗的背后实际上是各自所代表的资本寡头之间的利益博弈,因而为了让选举民主彻底摆脱金钱的控制和走出恶性斗争的困境,更多地只能依赖于这些富人自觉自愿的自我革命,而这必然会触及富人的根本利益,因此将会比触动其灵魂还难。即使富人们愿意做出牺牲,但要彻底消除西式选举民主的病根,就必须消解资本主义私有制这一制度根源,而在这一点上,富人绝不可能让步。

对于中国来说,民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精神实质就是要充分反映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意愿和根本利益。因此,我们绝不能简单移植已沦为金钱的奴隶、富人的工具、政客的舞台、党斗的手段之西式选举民主,而应矢志不渝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之路。

(作者: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