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化自信光耀民族复兴梦想(4)

让文化自信光耀民族复兴梦想(4)

秉持我们“自己是谁”的文化品格

习主席指出:“各国各民族都应该虚心学习,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这是增强本国本民族思想文化自尊、自信、自立的重要条件。”尊重而不是排斥,开放而不是封闭,学习借鉴而不是唯我独尊始终是中华文化的独特品格。这既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的自信,也恰恰因为这份自信,造就了中华文明绵延几千年而从未中断,卓然而立的独特人文风景。

秉承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气度。中华文化是多民族、多地区共同缔造,融多元于一体的文化。虽然儒家思想长期居于主导地位,但始终与其他学说处于“殊声而合响,异翮而同飞”的格局之中。今天,我们倡导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尊重各国各民族文明的存在价值,主张求同存异,取长补短,交流互鉴,不搞“只此一家,别无分店。”这正是中华文化品格在当代的自然传续。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开放包容始终是中华文化发展的主流,海纳百川兼容并蓄赋予中华文化和谐共生、大度自信的蓬勃活力。

怀有辩证取舍革故鼎新的素养。与时迁移、应物变化、辩证取舍、革故鼎新是中华文化的鲜明性格。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不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不搞崇洋媚外、照抄照搬,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实现中国化、本土化,这是中华文化留存至今的宝贵文化基因。我们一方面坚持吸纳世界各国文明之优长,对人类社会创造的各种文明都采取学习借鉴的态度,积极吸纳其中有益成分,使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优秀文化精神弘扬起来。另一方面,坚持从本国本民族实际出发,坚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坚决抵制和剔除糟粕、垃圾。

保持对文化殖民文化侵略的警醒。近代以来,西方列强用大炮刺刀撕开了中国封闭的大门。伴随而来的,是西方文化的强势殖民与入侵。“技术不如人,制度不如人,文化不如人,……样样不如人。”有人匍匐膜拜西方文化,而有识之士传承“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文化血脉,高扬“中国人的精神”,力主“返本开新、融贯中西”。被誉为新文化运动旗手的鲁迅先生,发出挺起中华民族脊梁的呐喊。今天,中国人民不但需要警惕赤裸裸的文化殖民与文化侵略,更要认清戴着伪善面具的文化渗透文化拔根。历史表明,“去中国化”、全盘西化是淮橘为枳,一枕黄粱。不论怎样乔装打扮的文化殖民与侵略,都必须予以痛击。只有立足中国大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吸纳传承弘扬一切文明精华,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是人间正道。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