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静静:用工匠文化涵养工匠精神

胡静静:用工匠文化涵养工匠精神

近日,安徽28名木匠被授予了“匠士”学位,再次将“工匠精神”推入公众视野。尽管这只是某个民办学校的创意之举,仅仅通过一纸证书、一次仪式也不足以培养工匠精神,但它所引出的问题却值得深思。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工匠精神”以来,这个词语的热度一直不减。除了上述学校为学生颁发匠士学位以外,前不久北京市教委也发布意见,初步提出一套职业素养评价体系,“青铜、白银、黄金、白金、钻石”等不同级别的“职业素养护照”有望在全市中职学校推广。纪录片《大国工匠》的热播,更表现了人们对于工匠精神的敬仰和渴望。官方与民间同时发力,理念与行动相互配合,社会对工匠精神的关注顺应时代之需、契合发展之势。

工匠精神是什么?一位在大英博物馆修复文物的古画修复师——邱锦仙用行动作出了这样的回答:30多年与古画为伴的潜心研究与默默坚持,直至练就一手用滚烫开水洗古画的绝活儿。这,是精益求精、甘于寂寞和敢于坚守的精神。工业化时代,相当一部分工作可以被机器代劳,但还有许多手艺活无法被代替,它们需要细细打磨、慢慢雕琢。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工匠精神”本身就是人类文明的精华,需要一代代传承。然而,在快节奏的当今社会,精益求精不如快产快销,甘于寂寞难敌急功近利,勇于坚守输给现实压力,培养工匠精神还存在这样那样的“抵触”。 

涵养工匠精神,离不开整个社会的工匠文化。而文化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可能仅靠简单的口号倡导,它需要长期的制度保障。从政府的制度激励,到社会的报酬认可,再到品牌的树立、群众的购买力支撑,工匠们应有职业尊荣感与获得感作为后盾。使工匠精神生根,要提供给工匠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要使工匠精神长成参天大树,还需工匠们踏实把活做好,打造出真正的工艺绝活。一个完整生存链条才能让这种精神生得成、稳得住、长得好。

只有生根有土、前进有路、后顾无忧的工匠文化才能涵养一心一意、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培养出更多的“大国工匠”。

责任编辑:杨雪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