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柱:“丝绸之路”与汉唐盛世(10)

摘要:汉唐时代是丝绸之路最为繁盛的时期,而汉唐历史时期又恰恰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盛世”,号称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鼎盛时期。刘庆柱教授以渊博的考古研究知识,从考古学的角度,解读了“丝绸之路”的由来;详细讲述了草原丝绸之路、沙漠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的考古发现与研究;从“丝绸之路与中华民族形成、发展”“丝绸之路与古代中国走向世界”“丝绸之路与古代世界走向中国”三个方面,解析了丝绸之路与“汉唐盛世”的密切关系。

汉唐盛世的丝绸之路还使古代世界走向中国当年的中国就跟七八十年代欧美一样,他们是到我们这来淘金的。在经济上淘宝,文化上吸收我们的新东西。比如武则天、唐高宗的葬礼,来了64个国家的外宾,这在当年是什么“气候”?一个小国家的领导人去世了,谁参加你葬礼啊?这跟国力有关,跟国家的外交政策有关。和合文化、有容乃大这种丝绸之路的理念,就可以交天下朋友。

过去把“丝绸之路”说成“被丝绸之路”,好像中国被迫接受这些文化,葡萄来了,花椒来了,胡萝卜也来了,都是外国的,我们整个被外国化了,好像外国就没从我们这得到点什么,其实是误解了。就像现在我们讲“一带一路”,为什么搞“一带一路”呢?促进两边的发展。汉长安城的上林苑中的“葡萄宫”、唐长安城西市的胡姬与乾陵及唐代帝陵的石蕃酋像、中古时代墓葬发现的胡人牵驼俑(从事丝绸商贸)等,无不折射出古代中国对世界的魅力。

图片12

我举个例子,你们到博物馆可以看见骆驼俑。骆驼驮的什么?驮的丝绸。骆驼是西方的东西,走沙漠必须用骆驼,牵骆驼的俑全是大胡子的中亚人。他们就跟哥伦布一样,带了点纽扣、项链到这里,然后把丝绸用骆驼驮回去卖。

图片13

胡商陶俑:唐代,洛阳出土,高30厘米

这是洛阳出土的胡商陶俑。背着丝绸,腰都压弯了。因此我说,“丝绸之路”是世界“被”“丝绸之路”。从经济上来说,在我们国家的西域地区“被”丝绸之路表现在屯田和水利;政治上表现在我们的城址,还有文字、宗教等等。佛教已经“被”融入中华文化,连同道教、儒学发展为“儒道释”合一的中华民族传统宗教文化。佛教中心从南亚转到中国,朝鲜半岛与日本列岛又把“汉式佛教”引进东北亚。

有沙漠丝绸之路,才有我们现在的中华民族。我们不可想象,当年张骞没有开通丝绸之路,怎么能有现在的多民族统一国家,有后代的我们国家的发展。这个发展是和平的,是“和合文化”,是友好的不是排外的。中国历来是开放的,当然有主动开放和被动开放之别,但是在政治上中国不是排外的。而且历史说明,越是开放对国家发展越有利。

这里讲“丝绸之路”的目的,也是为我们的“一带一路”做一个历史的借鉴。我们现在有条件,也应该抓住这样的有利时机,把“一带一路”搞上去。我们的“路”会走通的,“带”也会形成的。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潘攀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