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柱:“丝绸之路”与汉唐盛世(5)

摘要:汉唐时代是丝绸之路最为繁盛的时期,而汉唐历史时期又恰恰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盛世”,号称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鼎盛时期。刘庆柱教授以渊博的考古研究知识,从考古学的角度,解读了“丝绸之路”的由来;详细讲述了草原丝绸之路、沙漠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的考古发现与研究;从“丝绸之路与中华民族形成、发展”“丝绸之路与古代中国走向世界”“丝绸之路与古代世界走向中国”三个方面,解析了丝绸之路与“汉唐盛世”的密切关系。

考古活动证明,我们通过“丝绸之路”在新疆西域地区留下了城,留下了屯田灌溉的水渠,留下了兵团官员的印章,还留下了与汉文化相关的东西,比如烽燧。什么叫烽燧?烽燧是传递情报用的,现在我们拿手机就可以了,当年不行,隔三十里得有烽燧,这里有事情发生赶紧举火,下一烽燧看到了赶紧再举火,告诉你这有紧急情况了。烽燧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了。

还有汉字,汉字非常重要。世界好多国家是拼音文字,如果中国是拼音文字,给你26个字母,你去按当地语音拼,中国能拼出几百种语言,几百种文字。而中国只有一种文字,只有这一种文字才使国家巩固和统一,使国家政令可以达到南海九郡。因此,统一文字非常重要。

历史时期考古学的“王朝”文化与史前的考古学文化概念有所不同。“汉文化”的“汉”是“王朝”或“国家”的概念,不具有“民族学”与“汉族”意义。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文字叫汉字”。管中国人叫汉人”,管我们的文字叫汉字”,管我们的语言汉语”。汉字不仅是汉族的就像我姓刘,其实好多人都是改姓刘的。过去皇帝觉得你有功,不是奖励你多少钱,是赐你姓“刘”。刘邦就曾经给一个姓娄的人赐姓刘,这个人叫娄敬,后来改名叫刘敬。到了南北朝时期,匈奴进来后也改姓刘了。因此北方人比较杂,长得人高马大,因为人种交流多。

字重要不重要,关键看货币,钱上印什么文字,说明这种文字是国家通行文字。比如,香港1997年回归之前,纸币上印的是女王头像,现在没女王了,汉字印上去了。其次,出土什么钱,钱也挺重要。改朝换代都要换货币,没有改朝换代是不换货币的,没有一个国家两种国家货币的,也没有两个国家一种货币的。再有就是服装,大家不要小看服装(丝绸衣物),服装与服饰是“族群”与地位的标示。现在新疆挖出的两千年以来的墓,凡是白领阶层,甚至蓝领的,都是用丝绸。丝绸上还写着字,什么“长乐明光”等拜年的话,都是在内地通行的。

任何一个时期的文化,都是那个时代的统治阶级的文化。因此,制造文化是为统治服务的。丝绸本身是物质的东西,丝绸上一旦有文字、图案,就变成了精神的东西。把丝绸做成什么样子,印成什么图案,甚至有什么文字,都代表了当时的文化。

举个例子,几年前新疆发掘了一个墓葬,一看就知道是西域人。为什么呢?我们搞考古的,把那头骨拿来一看,通过头骨就可以鉴定这是欧罗巴人种。但是他穿的衣服是中国衣服,还有跟袖章一样的东西。“袖章”是用丝绸做的,上头有好多图案,图案上用锦缎织了几个显眼的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墓葬没有被盗过,我们通过测试棺材木头,就可以知道这个人是什么时候埋的,他穿的衣服就是什么时候的。通过测试,这是距今一千八百年汉魏时期的墓葬。也就是说,服饰也有政治,也有文化。

图片2

这是方形城(见上图),里面点的就是遗迹。中间开城门,是官府。

图片3

这是屯田的印章,叫司禾府印。司就是管理,禾是农业,府是官府,印是印章。这是东汉的一个官印,1959年民丰县尼雅遗址出土。煤精制,正方形,桥形钮。印文为阴刻篆书“司禾府印”。边长2厘米、通高1.6厘米。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潘攀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