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文化> 正文

丁晓平:讲好中国故事 避免误读历史 增强价值观自信(3)

今天,我就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作家应该如何具备历史感的问题,谈谈我的学习体会。

中华民族是一个盛产故事的民族,中国是一个爱听故事的国家。如何讲好中国故事?首先,我们必须要清楚什么是中国故事。我认为,中国故事,就是以中国和中国人民为核心、真实再现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客观正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准确反映中国人民的生活与心声,完整体现中国人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气质,全方位、大视野、多角度地呈现中国的发展与进步的文艺作品。

我们知道,无论是虚构作品还是非虚构作品,现实题材和历史题材就像是文学艺术创作中的两条平行前进的钢轨,把我们的文学送达更远的地方。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我认为,无论是历史题材还是现实题材,都要避免误读历史,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那么,作家和文艺工作者如何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呢?我觉得应该把握好以下三个关系。

一、讲好中国故事,要把握好个体与主体的关系,呼唤宏大叙事

在大力讲好中国故事、盛行阅读中国故事的当下,在全球正在“化”为一体的今天,在微观历史、口述史和虚构写作泛滥的今天,在日常生活史、个人口述史、小历史、野史于各种各样传播媒介中出尽风头的今天,在史学家和公知们沉溺于对五花八门、五颜六色的微观史并自足于津津乐道的今天,我们的文学写作同样出现了这个问题——如何把握个体与整体的关系。我认为,要把握好个体与整体的关系,就不能轻易地相信一个人的口述史,要树立大是大非的大历史视角,要用宏观的、整体的、纵横的、发展的、联系的、全局的“一盘棋”思想。当下一个不可忽略的现象已经浮出水面——个体的历史越来越清晰,整体的历史却越来越混沌。细节片断的微观历史遮蔽了总体全局的宏观历史,混乱、平庸的微观叙事瓦解了宏大叙事,琐碎、局促的微观书写离析了历史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显然,这是当代知识变迁过程中的一个错位的“非典型状态”。

一个人的口述史,只是一个人的,他的看法、想法、说法是否就是历史呢?是否还原了历史的真相呢?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历史的“碎片化”和“碎片化”的历史实质上已经说明,个体、个性化甚至个人主义的微观史终究不能承担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更无法克服其自身致命的弱点——没有足够的能力来理解和诠释世界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重大转变。最终往往是“捡了故事,丢了历史”。对重大问题的失语和无力,是微观史、微观书写以及一些非虚构写作所面临的最大挑战。

要见树木,也要见森林。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就像历史研究和历史写作一样,都离不开宏大叙事,必须实事求是地回到历史现场和现实语境中,完整地书写整体的历史和历史的整体。我们必须突破现实或者历史的局限,不要当事后诸葛亮,不要做马后炮,在宽容、坦率、真实、正义中正视历史和现实的深度价值和潜在秘密,循着实事求是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路径,在常识中把握中国现实和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这才是真正的大历史的视角,从而避免陷入历史的虚无和知识上的尴尬境地。

落实到具体的创作上,就要求我们以客观的、辩证的、唯物的、理性的方法去解构、去描述、去创造,既要多谋善断,又要留有余地和想象的空间,不能把话说满说死,要把握分寸和时机,不媚俗、不迎合、不迁就、不功利。作为一名作家和文艺工作者,我们必须明白自己的身份。当我们用文艺介入社会、介入生活、介入现实、介入历史的时候,我们可以批评、批判,但绝对不能审判。因为我们是作家、是诗人、是艺术家,文学艺术界不是法院,我们也不是法官。

责任编辑:田甜校对:刘玉婧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