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的三重意蕴

文化自信的三重意蕴

摘要:文化自信具有丰厚的内涵与意蕴,包括文化复兴路上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全新形态,是一种奠基在中华民族苦难与奋斗历程上的文化自觉与自豪。

文化自信具有丰厚的内涵与意蕴,包括文化复兴路上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全新形态,是一种奠基在中华民族苦难与奋斗历程上的文化自觉与自豪。

彰显出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中华民族是中国文化的主体,而中华文化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灵魂。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文化自信是对中华民族精神苦旅主体性的确证和展现。文化的本质是人化,一个民族文化的本质是这个民族精神文化追求的不断展现、偏离和复归,是一个民族自我身份认知的精神历程。我们在今天重新界定文化自信的理论内涵就是要唤醒和保持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意识。

在21世纪的中国,文化自信既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自我的时代呼唤,亦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觉与自豪。近代西方的船坚炮利在敲开中国大门的同时,国人基于文化悠久丰厚而产生的文化自豪日渐削弱,甚至有部分人由此走向了对中华文化的自卑。但即使如此,深受中华文化浸润的中国人民并未因此真正失去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只是在民族危亡之时,作为中华民族整体精神的文化自我暂时找不到在何处安放。这种状况直到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才发生改观,抑或说,马克思主义为中国民族主体性精神的安放找到了一条光明的现实路径,并为中华文化的全面复兴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昭示着社会主义文化新形态的世界意义。马克思指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其时代精神的精华”,而哲学正是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按照这个逻辑,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时代精华的自豪与自信。这种自豪与自信彰显着社会主义文化新形态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为世界其他国家文化自信的重建以及文化发展的现实选择具有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和示范价值。这种自信建立在对时代精神的科学把握基础之上,建立在对世界文明形态借鉴融合的历史进程之中,是对当代中国文化形态存在的合理性与现实性的肯定与坚持,是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蕴含的价值理念和发展理念的自我文化阐释,展现出中国文化发展道路对世界文化发展的世界历史意义。“欲人勿疑,必先自信”,这种文化自信是在文化的交流与互鉴中对自我民族文化的礼敬,对自我民族精神的科学总结和精准把握,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文化观的方法论和理论原则的秉持和坚守。

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中国故事素材,要想使中华文化走出国门真正的发挥现实影响力,需切实做好对现有文化资源的实践转换,用外国人听得懂的叙事方式,看得懂的实践平台,感触得到的实践形式把中华文化内涵和价值讲清楚。建立在民族性基础上的中华文化唯有在实践形态和观念形态上形成互动和转化,才能够真正具有亲和力、感染力和影响力,中国文化的民族特质才能被世人所接纳和认同,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才能真正地得以显现。

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战略诉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积淀为民族文化基因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当代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也即是源与流的关系,只不过,这里的文化之源绝不是故步自封、停滞不前的文化形态,而是不断创造创新之源。真正的文化自信是缘于文化复兴的自觉与自立,而不是复活一切传统文化资源,是有能力、有勇气结合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不断进行文化创造和创新以实现中华文化现代化。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实质上是一个由传统文化走向现代文化的历史进程,这一进程是建立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割舍的文化脐带的基础之上,在现代化的总体进程中,文化、经济、政治、社会以及生态相互交融,并对时代精神进行文明层面的浓缩、提升、传承、创新的过程。

文化本身即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但文化的超越性往往只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古代与今天的对接中才能够显现。我们不能自我阉割民族文化的精神命脉,既不能厚古薄今,亦不能厚今薄古。而应该坚持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有扬弃地予以继承,有理性地加以创新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及时融入现代元素,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上实现中华文化现代化。

(作者: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教授)

责任编辑:张少华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