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敏:中国式治理的世界秩序意义(2)

陈志敏:中国式治理的世界秩序意义(2)

中国式的国家治理模式有其特殊性,虽较难为其他国家整体效仿,但含有普适性经验

毫无疑问,中国式的国家治理模式有其特殊性,较难成为其他国家整体效仿的对象。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国家治理模式不存在任何普适性的经验。显然,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来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战略已经得到了国际上较为普遍的认可。这类经验可以更好地总结提炼出来,以帮助其他后发国家更快地实现其发展的目标,提升国家治理的水平,减少失败国家、脆弱国家的数量,增进世界秩序的稳定性。同时,中国的伙伴型全球治理模式也为许多不结盟国家参与全球治理提供了一个可参照的案例,增强了各国走伙伴型治理而不是走结盟治理和霸权治理老路的道路自信。此外,作为体系中的一个新的核心大国,中国式的治理实践将日益具有体系性的影响。特别是通过新一届政府的积极进取外交举措,如“一带一路”倡议、新型大国关系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理念,中国的治理方式和理念将在塑造世界秩序方面发挥更为有力的积极作用。

联合国前秘书长科菲·安南曾经说过,“全球化和相互依赖促使我们去重新思考我们该如何管理我们的共同活动和共享利益,因为我们今天面对的许多挑战超越了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独自解决的地步。在国家的层面,我们必须更好地治理;在国际的层面,我们必须学会一起更好地治理。有效的国家对两种任务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世界秩序的建设首先要从本国的国家治理出发,减少本国对世界秩序的负面影响,同时强化本国在世界秩序建构中的积极贡献。负责任的国家治理和伙伴型的全球治理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治理模式,它一方面建构着有效的国内秩序,有意识地防止对外输出负面影响,另一方面通过积极的对外作为,中国不断为全球治理提供增量治理资源,并寻求消解现有秩序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如果其他国家都能以各自的方式做到这一点,那么,有效的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不仅能够得到更好地实现,而且将为建设一个更为进步的世界秩序带来更大的可能。

(作者为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