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骏这个人水平很差,也没有名望,曾做过县令之类的小官,后来依靠女儿,才得到火箭式的提拔。司马炎任他为顾命大臣,遭到了一批人的反对,尚书郭奕擅于看人,说杨骏没本事、器量小,挑不动社稷重担。
司马炎却认为,他忠厚老实,不会威胁到皇室。同时杨骏没有儿子,也就不可能有篡位的念头。所以武帝反而重用杨骏。
到了289年,武帝由于纵欲过度,身体一天天垮下去。他把朝政交给杨骏,自已深居后宫养病去了,神志开始昏迷。有一次,他清醒过来,发现周围的人全部是新面孔。武帝大怒,知道这个貌似老实的老丈人靠不住,命令中书华廙起草诏书,召汝南王司马亮火速进京。
杨骏惊恐地跑到中书省,要求看诏书,随后像无赖一样把诏令藏了起来,就是不交。杨芷也感到大事不好,赶紧柔情似水地坐到武帝身边,说:让杨骏辅政,陛下看行吗?
武帝已说不出话,茫然地点头。杨芷欣喜若狂,把中书监等人喊来重新起草诏书,任命杨骏为唯一的顾命大臣,同时加了一堆官职,如太尉、太子太傅、假节、都督中外诸军事等。
起草完了,杨芷拿到武帝面前,左右晃,问:陛下看这样可以吗?
武帝已昏了过去。过了一会,又醒了过来,问:汝南王来了吗?
左右答:没有。
武帝叹了口气,永远地合上了双眼。
诏书就这样颁发了出去。杨骏掌权后,知道贾南风难以控制,任命自己亲信掌管禁军。杨骏的二位弟弟杨珧、杨济劝他要小心谨慎,杨骏不听。
但武帝召汝南王司马亮进京的消息却是不胫而走,贾南风先是悄悄营造舆论:杨骏篡改了诏书。
各地诸侯王蠢蠢欲动
贾南风的第二个措施:调诸侯王的军队进京。引爆晋武帝生前埋在各地的“炸弹”,如同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晋从曹魏手中夺取权力的时候,如秋风扫落叶,魏毫无抵抗之力,因为曹氏的宗亲不握枪杆子,各个地方上的实权派也不是曹氏的骨肉。反正是做大臣,做魏的大臣和做晋的大臣不是一样嘛。
武帝司马炎痛定思痛,万不可重蹈曹魏的覆辙。将来如果哪个权臣在洛阳发动政变,晋的花花江山不是转眼就易手吗?
于是他想了一个主意:把皇子们分封下去做一把手,分为大国、次国、小国,各个皇子都有自己的地盘,有自己的军队,全国就分成了近30个独立王国。司马炎想:地方上都是司马氏的人,环绕拱卫京师。哪个权臣胆敢政变,那就成为了诸侯王的靶子。司马氏的天下从此稳如磐石,晋室江山永不变色。
他没想到的是,摁住了葫芦起了瓢,种下了更大的隐患:他们都是龙子龙孙,哪个不想问鼎中原,做当皇帝的美梦呢?
就像放了一个绝世大美人在皇子们面前,又给了争抢的武器,当然引得他们个个垂涎欲滴。他们虎视眈眈,等着导火线引爆,就看哪个先动手。
恰巧此时,贾南风向他们抛来媚眼,伸出了纤纤招魂手。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