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手一部手机,网络覆盖全球。沟通联络,不是打电话就是聊QQ或者发微信;长一点的就是发伊妹儿,极少看到有人跑邮局投递信件了。
古时候,那种“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感觉荡然无存。今天在网络平台上看到中国邮政连同人民网举办“家书有奖征集活动”的消息后,寂静的心湖仿佛投入了一枚石子荡漾起阵阵涟漪。
回想廿年前的岁月,那时还没有普及电话更不用说大哥大了。有钱人买部BP机,挂在裤腰带上那股志高气昂的神气样子要多牛逼就有多牛逼。当时,我们村里仅仅只有一门电话,那是开经销店的刘老板为了方便采购货物花了三千多元安装的。在外面工作的国家粮或者打工的打工电话回家跟家人聊聊家常都是打到刘老板的店子里,由他负责喊家属来接电话。每接一次电话,乡亲们都要象征性地交五毛或一元钱给刘老板以示谢意。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