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代青年而言,长征蕴藏怎样的力量?(2)

对当代青年而言,长征蕴藏怎样的力量?(2)

摘要:长征途中,中央红军进行了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等经典军事战役,红二方面军在西南进行的巧渡鸭池河、乌蒙山回旋战、六甲阻击战也成为著名战例,红四方面军进行的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嘉陵江战役,都发生在“敌军围困万千重”的大西南地区。

青年人要继承长征精神,把革命历史传统作为自己重要的精神资源,才能快速、切实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目标和担当

金一南告诉长江日报记者,长征是年轻人的事业。参与长征那年,毛泽东41岁,周恩来36岁,张闻天34岁,刘少奇36岁,陈云29岁,罗瑞卿28岁,杨尚昆27岁,李先念25岁,张爱萍24岁,“绝大多数都是年轻人。那是一个年纪轻轻就干大事、年纪轻轻就丢性命的时代。无一人老态龙钟,无一人德高望重,无一人切磋长寿、研究保养。需要热血的时代,便只能是年轻人的时代。”

他指出,长征大转移,是对之前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及时弥补。那时的党很年轻,会犯一些年轻人常犯的错误,这种错误甚至带来了空前严重的后果,在一些脆弱的人看来无疑是“灭顶之灾”。 “你们试想想,还有比长征参加者最初所面临的那种更迷茫的处境吗?”金一南笑道。

而长征的伟大成功对于当代青年的启示在于,一时的失败即使再严重也不要慌乱,更不要放弃,最紧要的是勇敢直面,积极寻求解决之道。

“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知耻近乎勇、自强不息,而不是整天怨天尤人,正是中华民族的魂魄所在,也是炎黄子孙生存、发展、壮大历史的最好概括。”

在金一南看来,长征所完成的不仅仅是战略转移,还为迎接新阶段的革命任务酝酿了力量。二万五千里一路走来,当时的党和红军,那个时代的青年精英,突破了内外夹击的重重压迫,实现了人之为“人”的自由,迎来了全新的空间和舞台。

“当然,人光有吃苦的精神还远远不够。长征更是谋略和智慧的角斗场”。

金一南介绍,在长征途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率领红军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充分发挥运动战的特长,把“打”与“走”科学结合起来,用“走”创造战机,以“打”开辟道路,最终摆脱了被动,争取了主动。长征途中,中央红军的队伍一度大量减员,但在后期又迅速壮大,这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感召力与号召力,也反映了他们的精湛策略和高超组织能力。

青年人要继承长征精神,把革命历史传统,作为自己重要的精神资源。“青年人只有通过重温长征故事,才能快速、切实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目标和担当。”

长征体现着信仰的力量,重温长征岁月,在青年人是一种追寻和发现,一种激荡与重温

“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当年参加长征的革命者,换成一批别的什么人,中国革命是否还能成功?”金一南指出,尽管历史不能假设,他还是想要告诉大家:“我们曾经多么幸运,拥有这么一批顶天立地的‘真人’”。

他所指的“真人”,一不为钱,二不为官;不怕苦,不怕死,只为胸中的主义和心中的信仰。他们很多人没有活到胜利这一天,没有赶上评功评奖、授勋授衔,没有来得及给自己树碑立传,也没有机会返回家乡光宗耀祖。他们穿着褴褛的军装,带着满身战火硝烟,消失在历史帷幕后面。“他们是真正的英雄。”

那个时候的人,那个时候的党,今天很多青年人已经没有了切身的感受。重温长征岁月和长征精神,在青年人是一种追寻和发现,一种激荡与重温。

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写过一本《力量转移》,认为力量有三种基本形式:暴力、财富和知识,金一南指出,“他忘记了还有一种力量,这甚至是一种贯穿所有现代力量的力量,那就是信仰,统辖思想和行动的力量,唯有信仰。”

“你可以说当时的参与者不富足,不充裕,不美满,不宽容,不开放,不安宁,但你会惊叹他们的坚持与梦想,他们的热血与献身。”金一南说,今天不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更加需要这样一批为胸中的主义和心中的信仰义无反顾英勇奋斗、以追求真理服务人民为己任的共产党人、青年人。

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金一南认为,中国的崛起已经举世公认,中国的壮大与繁荣是长征精神在新时期、在全体国民中贯彻和延续的结果。

同时他也认为,当前中国面临的挑战也空前严峻,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实现我们的坚守、完成我们的担当,需要汲取的营养是多方面的,“长征精神”和“长征文化”就是一个重要的源头,“历史从来没有割断,也不可能割断”。

金一南强调,“今天的青年,要继续发扬长征战士苦干、巧干、敢干的精神,这既是个人的事业,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广大青年学生重温长征记忆,重温家乡与革命的历史关系,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