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庭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儒释道思想的特点(11)

摘要: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来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已。”(《论语·雍也第六第30章》) 这就是说,当领导的要经常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全心亿意为人民服务,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这就是最大的仁!而且达到了圣人的地步!自己想成功,也要让别人成功;自己想通达,也要让别人通达。这不是共同进步、共同富裕,双赢至天下为公的思想吗?

不一而足,孔子正面论述“仁”的辞句,有28条之多,如果加上从侧面、逆向方面论述的,那就更多了。此外,《礼记·中庸》说:“仁者,人也。” 《孟子·告子上》说:“仁,人心也。”简单一句话,就是“仁者爱人。”人,是指人民大众,爱人民大众,也就是仁了,这是儒家思想的本意。

综上所述,作为孔子思想体系核心的仁,实质上是一种主张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价值,关心每个人的现实权益的崇高人文主义精神,“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孔子认为,尧、舜是最具“仁爱”的典型人物(子曰:‘何来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孔子的这种人文主义精神,它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史时期,虽然缺乏民主基础,但是,它必竟是代表了社会进步的思想潮流,顺应了奴隶解放的历史大趋势,但由于封建主义制度的顽固性,极大地阻碍了孔子仁爱的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致使中国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或之后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

5、德治仁政的关键首先要从领导干部做起。

孔子认为,作为吃国家俸禄的臣或士,应该以身作则,以行动的示范作用比行政命令更加有效,这指明了转变社会风气的关键所在。他说,一个领导人如果自身言行端正,即是不下命令,事情也能行得通;如果当领导的自身言行不端正,即是下了命令,老百姓也不会听从(“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第十三第6章》)。因此,当领导的,端正自身的行为,对于以德治国有重要意义(“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第十三第13章》)。孔子还提出,当领导的还要以自己的行动作表率,行动走在老百姓的前面,并且要永远不要解怠(“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论语·子路第十三第1章》)。如果领导人能够带头端正自己的言行,下面的群众谁敢不端正的呢!(“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第十二第17章》)。

因而,孔子认为,实行德治仁政的重要措施是“政在选臣,即选拔好领导干部,特别别是选拔好朝廷大臣(高级干部),要推荐正直的人,废弃心术不正的人。孔子说,如果当领导人没有贪欲,你就鼓动人去偷窃,也没有人去干这种事。(“鲁哀公问政,对曰:‘政在选臣。’季康子问政,曰:‘举直错诸枉,则枉者直’。康子患盗,孔子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孔子·世家第十七》)。

要求从政者品德的全面发展,是孔子德治仁政的重要内容。孔子提出,从政者要尊重五种美德,去除四种恶习(“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论语·尧曰第二十第2章》)。五种美德为:

1、君子给人恩惠却不需破费。

2、役使百姓却不会让百姓心存怨恨。

3、有欲望却不贪心。

4、安详坦然却不骄傲。

5、威严却不凶猛。(“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尧曰第二十第2章》)

四种恶习

1、不事先进行道德教育,犯了罪便加以杀戮,这叫做虐。

2、不提前申诫,马上便要出成果,这叫做暴。

3、随意下命令却要求限期完成,这叫做贼。

4、给人赏赐,当到给时却很吝啬,这叫做小气。(“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论语·尧曰第二十第2章》)

孔子的“尊五美,屏四恶”告诫我们,当官与当老百姓,就是应该有不同的道德标准要求,干部要在各个方面做出好的榜样。要求别人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别人做的,自己坚决不做;有些事情普通老百姓可以做不到,但当官者必须做到。可以说,工作八小时以外的兴趣爱好,是检验领导干部的道德品行的一个重要晴雨表,那些经常出入灯红酒绿高档场所的干部,很难摆脱低级趣味和跳出贪欲的泥潭。孟子说:“宝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东汉王充说:“得官不欣,失位不恨,处逸乐而欲不放,居贫苦而志不倦。”一切从政者都必须把修道德,讲情操,不断完善自己的品格,作为头等大事来对待!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潘攀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