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目黄河流域,从高原到平原,从三江源到入海口,这里诞生过老庄孔孟。然则,今提及“素质”一词,却枉填嗟叹之声。有谁尚思先哲志士给予人的那种本质定义以及“生态”?《庄子》说:“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这虽然是一种向往、空想,但它给予我们一个怎样的关于人的范本啊!那个冰雪般的肌肤、处子般的纯净美貌,全然没有冰草根的欲求和困顿,相反,乘云气、御飞龙,以游无穷。这就是庄子理喻的人应有的精神本质。
当今,人们似乎只剩下物质欲望、利益追求,而别无他有了,有谁尚思考比这些更重要、更值得去追求的东西呢?在这欲望的追求与实现的过程中,谁还去顾及什么是他应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顾盼人类应有的本质,而记起孟子所说“吾善养浩然之气”,窃以为这“气”不是别的,它正是有别于生存本能的、“人之为人”之气。孟子说:“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是来看待自身本质,今人鲜也!
国人素性中多耐力、忍力,可谓无苦不能受、无辱不能当。许多人只求存而活之,不问生存状态;只谋眼前之利,不管自身应有的权利是些什么,获得与否;更不要说去关注他人,思考正义、平等、人权,那种如孟子所说,“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的大爱和关怀,更不在其脑际、心中。
我们常见媒体报道,众多打工受雇者失去起码的权利保障,满负荷超工时劳动,尚被拖欠、克扣工资,乃至遭受蒙骗;商家厂主监管劳动者却严厉有加,动辄搜身、体罚、痛打,有甚者持刀断肢。乃至幼儿园的教师,也能以此暴虐摧残儿童权当开心取乐!种种侵犯人权的行为,其犯并不自知,因为他的头脑中根本没有人权意识。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