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建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间智慧 (27)

——以手工技艺为例

摘要: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交相辉映,共同承载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值得被每一个中国人去知晓和尊重。孙建君研究员在讲座中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民间手工技艺,多方面地呈现了中华民族手工技艺的历史与文化。回顾手工技艺的历史,充满了人文主义的思想、精神与情怀,每一个细小的物品都传递着情感的因素与观念的诉求。

河北蔚县有个剪纸老艺人叫王老赏,他五十年代去世了,这是他的剪纸“孟良”的熏样。他的剪纸都是刀马人。河北蔚县是戏曲剪纸非常有名的地方,东西并不大,贴在窗户上的小窗花,但剪得非常棒。

图片76

这是现在当代的剪纸艺人,叫库淑兰,陕西旬邑人。这个人已经去世了,一辈子受欺负,原来做童养媳,长成以后受婆婆欺负,挨老公打。一直到八十岁,有一天她掉沟里了,醒来后她突然醒悟,要做自己。她喜欢剪纸,她说我剪花娘子。这时候,她不做饭了,也不伺候老公了,谁也不理了,天天剪纸。后来成了大师级的人物,活着的时候,她的剪花娘子作品就很贵,上万,现在多少钱都买不到了。

图片77

江郎拉马梅香骑 库淑兰 陕西

78图片70

剪花娘子    库淑兰     陕西

她的剪纸非常清爽,充满对生活的热爱、对色彩的感知意识,剪花娘子已经出神入化了。她没学过美术,但她对色调的掌握多生动啊!这么丰富,这么多大的画面,她都能控制得住,这是用艺术的形式来表达她对生活的理解,对美好的追求。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潘攀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