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源头抓起:不断破解大学生党建工作难题(3)

从源头抓起:不断破解大学生党建工作难题(3)

三、新形势下不断创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路径

一是坚持“四个引领”。第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引领。高校学生党员是党的新生骨干力量的重要来源。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引领青年大学生的思想,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青年大学生,激励广大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形成思想共识和价值认同,把高校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培养基地。第二,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是教育培养青年人才的重要园地,也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青年的重要思想阵地。高校党的建设要紧紧围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个根本任务,为建设能够培养高素质大学生的社会主义大学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他还指出:“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如何引领大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源上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第三,坚持以全面从严治党为引领。高校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学生党建工作是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必须坚持以全面从严治党为引领,主动适应新常态,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切实做到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努力使每个学生党员都成为一面旗帜,每个党组织都成为一个战斗堡垒。第四,坚持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引领。以中国梦引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不仅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共同的思想基础和价值追求,而且指明了大学生成才的目标和方向、精神动力和行为准则。大学生作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要自觉将个人梦融入中国梦,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

二是增强“四种力量”。第一,增强领导班子领导力。高校领导班子是引领高校科学发展的领导核心,承担着抓学生党建的主体责任。为此,高校领导班子要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自觉担当起应有的政治责任和使命,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提高领导成员抓党建的自觉意识,建立健全领导班子抓党建的各项制度,为学生党建工作营造好的氛围。第二,增强思政课教师亲和力。作为培育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课程,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切实承担起教育者的责任。学生党建工作如果要取得很好的效果,必须增强思政课教师的亲和力和理论自信,通过思政课教师的言谈举止和内在感染力,在与大学生直接的沟通、交往中引发学生的心理亲近,产生积极的情绪变化、情感共鸣,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第三,增强基层党务工作者执行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支部是高校教育和管理党员的基本单位,抓好了党支部建设就抓住了高校党建工作的基础一环。”大学生对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已经有比较多的认识,但是如何把这个外在于自己的理想和志向内化为自己的信仰和追求,牵动自己的情感和意志,需要基层党务工作者加强和大学生的思想沟通和交流。基层党务工作者要善于和大学生谈理想,辩困惑,交朋友,敢于触碰大学生思想中的问题,把学生党支部建设成为高校青年学生中的战斗堡垒。第四,增强学生党员影响力。可以让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发挥榜样作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不仅要严格大学生党员的发展和教育管理,还要积极让广泛分布在各学生组织中的学生党员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三是筑牢“四大阵地”。第一,筑牢学生社区阵地。做好大学生党建工作,就必须让党的影响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而目前学生党建工作显著薄弱的空间是学生宿舍。学生公寓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像社区党建要渗透到居民楼一样,高校党建也必须渗透进大学生的宿舍。第二,筑牢学生社团阵地。大学生社团同样是党建工作不可忽视的空间。一般来说,每位大学生在校期间都会依据专业特色、兴趣爱好至少加入一个社团。因而,大学生社团是日益活跃在校园各个方面的重要力量。在这种情况下,党的组织必须向学生社团渗透,党的工作也必须及时覆盖到学生社团之中。由此,大学生社团党建、在大学生社团中建立党支部,应该引起重视,不能成为高校党建工作的盲点。第三,筑牢网络新媒体阵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新媒体已成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互动中介和平台,“网上党建”势在必行。高校要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师生共同参与、网上线下有机结合党建工作格局,充分发挥网络在主流舆论引导、敏感舆情监测、权威信息发布、负面情绪疏导、实际问题解决等方面的功能,提高“网上党建”的实效性。第四,筑牢社会实践阵地。为做好新形势下学生党建工作,高校要积极开辟和拓展党建工作的社会实践阵地,通过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方式中增加志愿服务的内容,让入党积极分子走入社会,走近社区和农村,开展知识扶贫、文化下乡、科技助农活动,积极鼓励学生党员参与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于一体的活动,把大学生服务社会的表现与党员发展和党内评优结合起来,使学生党建真正起到思想引领的作用。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整体性视野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化研究”[项目批准号:14BKS109]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安庆师范大学校长、教授;安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