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细”强调调研必须深入细致,不可“走马观花”
习近平指出,“细”,就是要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深入分析问题,掌握全面情况。
在经济社会加速转型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条件下,新矛盾新问题每日每时都在出现,党情、国情和世情瞬息万变。客观环境要求我们必须做“精准调研”,充分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来龙去脉。只有精准调研,才能做到对策的“精准发力”。如果调研“走马观花”,做表面文章,其结果只能是“闭着眼睛捉麻雀”,贻误工作,影响事业发展。
2004年春节,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到浙江嘉兴调研时,深有感触地对当地干部说:“我来浙江工作1年多时间,到今天已经把全省11个市和90个县(市、区)都跑遍了,其中有些市县去了多次。”后来,习近平又多次强调,地方发展要与实际相结合,当县委书记要跑遍所有的村,当市委书记要跑遍所有的乡镇,当省委书记要跑遍所有的县区市。关键是要通过调研搞清情况,坚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
“求准”强调调研必须条分缕析,不可“似是而非”
习近平指出,“准”,就是不仅要全面深入细致地了解实际情况,更要善于分析矛盾、发现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规律性的东西。
顾名思义,调查研究包括调查和研究两个阶段。调查是了解“是什么”“怎么样”的阶段,表现为对客观事实的描述,产生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研究则是要回答“为什么”“所以然”的阶段,是通过科学理性的研究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目的是找到决定事物发展变化的本质规律。所以,要把调研“做准”,必须处理好调查和研究两个环节的关系,“调查结束后一定要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进行一番交换、比较、反复的工作,把零散的认识系统化,把粗浅的认识深刻化,直至找到事物的本质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关键是调查后要善于研究,抓点时要善于管窥全豹,跑面中要能够见微知著,综合提炼。”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